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钱江晚报:草莓村里过新年 大学生连续三年下乡做调研

发布时间:2009-02-03 作者与来源:  浏览次数:

“你好,赵老伯,还认识我吗?”朱旭迪向着老农挥手打招呼。

这是他连续第三年来到浙江临海市邵家渡街道的上汇村。

他已经很熟悉这里了,从大一寒假开始,每年新年,朱旭迪都会来这里,帮着这儿的果农卖草莓,调研农村的发展情况。

朱旭迪是浙江理工大学国贸专业大三的学生,虽然他来自城市,但对农村、农民总是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对我说,每年踏上这里的土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很多城市的孩子不知道也不想接触农村,我曾在校内网和浙江在线的论坛上发帖征集同伴,可惜响应的人寥寥。

“你今年又来了啊!”一个老乡答道。

“来看看今年草莓种得怎么样了。怎么那片地都变厂房了,什么时候变的呀?”

朱旭迪指的是远方两座大厂房,厂房的围墙中间是一条泥泞的小路,路边还留有几处草莓大棚。朱旭迪说,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大片草莓棚,而今只剩下零零落落几间了。

朱旭迪有些伤感,似乎这些草莓是他种的。“我采摘过,也帮着卖过,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汁多好吃!”

“你不用看了,都没什么草莓了,这个地早就变工业地块了。”老乡背着箩筐走了,走时还提醒一句,前面泥地难走,别过去了。

不过,朱旭迪还是执意要过去看看,他告诉我,去年他在这里和种草莓的阿梁一家聊得很开心,“去年,我和他们说可以将他们遇到的问题带到杭州去,看看有什么办法。他们拉住我的手不放。这情形我至今难忘。可惜,一个大学生又能做多少事呢,我也只能尽我所能,呼吁更多的同龄人来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生活。”

走到阿梁家门口时,他正扛着一篮子准备下地,我们叫他:“阿梁师傅,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有几个问题想了解下你?”

走到农民阿华家的时候,他读高中的儿子恰好有一些高一地理问题不懂,这时朱旭迪派上了用场,当了一回老师,也使他的心情好了很多。

“我一直希望能帮助这里的农民们做些什么,种草莓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播种、育苗、施肥、打药,尤其是在草莓成熟的季节,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得起床采摘。”

朱旭迪说,前年、去年来这里调研,果农们反映草莓每年都会有一些疾病,像白粉病、矮小病等等。有些病是没办法治的,所以得想尽方法去防。街道出面组织专家来过几次,可这远远不够。我想,也许我能够从这方面出一点力,比如等开学了联系一下学校这方面的老师,收集些资料等等。

朱旭迪要在上汇村呆上好些天,走访农民、村支书,调研项目、吆喝着帮卖草莓等等。

“没有调查,我们就不会知道农村的外来企业是不会招本地村民来打工的,没有了解,我们不会知道土地补偿款对于60岁以下的农民意义有多少……”朱旭迪还和我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作者:朱杨健、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