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这就是行业媒体的使命
总奖金额高达百万元,创下国内服装设计大赛的最高纪录,仅金奖选手奖金就高达20万元;
短短2个月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1882件参赛作品,创近期专业大赛的来稿量新高;
职业设计师参与热情高涨,来自七匹狼、雪莲、虎都等著名企业及设计工作室的135名职业设计师与全国126所大中专院校师生同场竞技,创职业设计师参赛人数新高
5月23日,随着2009“中国常熟服装城杯”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各个奖项的揭晓,百万元大奖终于花开各家,然而本次大赛创下的数项“之最”仍在各界人士中引发热议。这不仅是因为有近两千件作品共同角逐高额大奖,更是因为大赛组织方关注产业进步、关注设计人才的良苦用心。
“当前,纺织服装业需要重点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创新能力。”《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社长夏令敏如是说。为引导行业企业关注创意设计力量的培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此次大赛的主要组织者《纺织服装周刊》在短短数月内,高效整合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大专院校、设计师、品牌企业乃至广大媒体等一系列优质资源,为推动产业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显露出独一无二的资源整合功力,受到业界广泛赞誉。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大赛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的影响将长远存在,《纺织服装周刊》推动产业进步的有力行动也将长远坚持。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 刘元风
本次大奖赛参赛选手较多,影响面较广,选手中有相当比例的职业设计师,大赛的层次与规模也较高。学生参加这样的专业性大赛能够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对未来就业非常有好处。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艺术委员会委员 计文波
此次大赛虽是第一次举办,但评委团阵容强大,参赛选手众多,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本次大赛引领了休闲装未来发展趋势,反映了人们对休闲装的穿着理念,对于推动休闲装品牌和产业发展的意义很重大。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艺术委员会委员 武学伟
此次大赛的主题是“炫·乐”,特别强调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形态,契合了当今时代的要求。有些作品无论对细节的把握,还是工艺的处理,或是与当代流行的结合,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系主任 赵伟国
大赛主题“炫·乐”契合消费市场特点。“炫”体现了目前娱乐经济、体验经济盛行的时代特征;“乐”体现了年轻人对时尚的感受与体验。此次大赛奖金高、规模大、参赛选手众多,水涨船高,让大赛呈现出了较高的水准。
法国ESMOD北京国际校长 Zohra BELJEMDOUB GFRAU
此次大赛组织得非常好,每个评委都很认真地评审每个选手的作品。选手的整体水平很高,他们表现出非常鲜活的创意与想法。作品的面料处理、工艺制作、整体造型都比较有新意。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副总经理 娄云
大赛主题非常符合年轻人敢于表达、敢于炫的心态。大赛整体水平高,带来了清新活力。有些作品在面料和工艺方面都很不错,其中一些男装设计作品表现得更加突出。
(纺织服装周刊)(E15)
新闻来源地址:http://news.ctei.gov.cn/zxzx/166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