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口服细胞因子研制成功的消息公布后,不少读者对该口服制剂的核心成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产生浓厚兴趣。
在人体内,具有免疫效应和生物活性的细胞调节蛋白,统称为细胞因子。按生物活性,可分成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多类。此次公开的口服细胞因子为GM-CSF,之所以被科学家们选中,是因为它具有激活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进而参与杀灭和控制肿瘤细胞,促进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治疗和预防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等临床作用。
口服细胞因子能被国内外医药学界特别关注,还因为注射制剂临床副作用较大,治疗不方便,难以长期给药。但采用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后,家蚕中含有的多种蛋白酶抑制剂及大量脂质成分与GM-CSF 形成“脂质包被”,能保护它“躲”过消化酶,帮助穿过肠壁,进入人体血液。在大鼠试验中,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这一吸收过程。在人体健康志愿者临床试验中,口服细胞因子组的血清中用质谱分析发现了特异波峰,这一波峰被证明是来源于口服的GM-CSF活性肽段,这有力证明口服GM-CSF能为人体有效吸收,并保留生物活性,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吕正兵(浙江理工大学生化所副教授,我国口服细胞因子课题组主要成员)
新闻来源地址:http://www.news365.com.cn/wxpd/jk/lnys/200906/t20090610_2351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