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北京晚报:不是懒 是贴心

发布时间:2009-09-18 作者与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下一个90年,人类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超声波洗衣机藏在“草坪”下,只要在上面一躺,转瞬之间,衣服就光洁如新;主妇们的采购技能或许会日益生疏,因为未来的冰箱可以直接将待采购的物品“幻影移形”到自己的“肚子”里;或许未来的人只能从字典上了解“餐馆”这个词的意义了,因为人人的厨房里都有一台万能的菜肴制造机,几分钟内就能端出色香味和营养俱佳的饭菜。

宗旨

贴心方便最重要

这不是某个科幻电影的剧本,而是瑞典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面向全球征集的设计作品,参赛者限定为世界各地的工业设计系学生。每年的比赛都有不同的主题,但共同点都是要求打造“贴心方便”的家电。

本年度的大赛主题为“下一个90年的设计”。经过对900多件设计作品的层层筛选,最后八强脱颖而出。最终的三名获胜者将从这八件最优秀的设计中决出,并于9月24日在伦敦揭晓,一等奖获得者将会得到5000欧元,并可在伊莱克斯全球设计中心之一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机会;二等奖得主将得到3000欧元奖金,三等奖则为2000欧元。

参加角逐的设计作品不排除在未来上市的可能,一些参赛作品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会被部分应用于伊莱克斯日后开发的家电中。

花絮

中国设计成亮点

在这次比赛中,中国的设计新生力量表现抢眼,他们设计的家电产品在想象力上完全不输国外选手,无论在功能还是造型上都表现出了成熟、务实的设计理念。

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的两名大学生双双进入八强。此外,还有3名中国选手进入了前25强的名单,来自浙江大学的陶军设计的“彩色洗衣机”乍看起来只是一块手掌大小的“石头”,却可以在清洗衣物的同时产生和排放附着在衣物面料的微小粒子,形成不同的图案、质地甚至气味,在洗衣服的同时,还可以“作画”。

刘郁秀和滕宇伦则是台湾国立联合大学的校友,前者的“原味泡沫”是一款手掌大小的自动控制仪,运用电子技术调控食物分子的温度,将其制作成美味佳肴。滕宇伦的作品有个很炫的名字“幻影”,是一款集炉灶、垃圾碾碎机、洗碗机和3D放映机于一体的多功能餐桌。

能“变”出食物的电饭煲 Cocoon

设计者:理查德·赫德斯提纳 瑞典隆德理工学院

“Cocoon”的意思是“蚕茧”,这个名字来源于其像蚕茧一样饱满、光滑的造型,然而,面向转基因食物风潮的用途却很有可能让它成为在未来可以为千家万户提供热食的厨房必备品。在参赛者理查德·赫德斯提纳的设想中,未来90年内,转基因食物将会如同今天的速冻食品一样在超市中随处可见,经过转基因科技加工过的鱼和肉都将以细胞组织的形式被封存在一个信封大小的袋子里,只要将食物放入Cocoon,机器就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袋子外面印着的激光镭射标志,从中获取食物需要加工的时间。细胞组织会迅速自我复制“成长”为一块完整的肉,并被烹饪成色香味俱全的料理,整个过程就像用微波炉加工爆米花一样简单。

火星上的温室“园丁” Le Petit Prince

设计者:马丁·米克里卡 捷克布尔诺理工大学

阻挡人类移民火星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在火星上吃什么。首批登上火星的LePetitPrince肩负着为人类垦荒的任务,它们带着蔬果幼苗,在火星上四处寻找适合栽种植物的土壤元素。在移栽之前,植物会在它们的身体中——内部恒温的玻璃容器里生长。一旦某个LePetitPrince找到合适的栽种地点,它就会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呼朋引伴”,将其他机器人召集到自己身边,开始“开荒种田”的工作。当然,解决食物问题后,LePetitPrince也将会是非常称职的火星花圃“园丁”,并且可以作为宠物为主人解闷。

3D分子菜肴打印机 Moléculaire

设计者:尼可·克莱伯 德国科隆国际设计学院

尼可·克莱伯认为将美食与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分子厨艺高深莫测,只有少数高级餐馆才能提供这种特殊的料理,但在未来的90年内,大多数餐馆和普通人家中的厨房里可能都会有分子美食出没,因为他们有了Moléculair。Moléculair能够按照设定的三维图案、样式以及味道,像喷墨打印机一样将食材的微小粒子一层层地排列组合,只需几分钟,就可做出色香味俱佳的甜品以及肉食的配菜。Moléculair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口味定制菜谱,也可在专门网站上下载其他人分享的菜谱。

躺着就能“洗”衣服的洗衣机Naturewash

设计者:李振鹏 中国浙江大学

如果你对主妇们说,洗衣服不是劳动而是享受,她们肯定认为你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相信她们看过Naturewash后就会吃惊得哑口无言了。Naturewash的灵感来自李振鹏看到朋友们午饭后都躺在草坪上休息的情景,因此Naturewash就像一张可以容纳一人躺倒的草坪,按下触控式按钮,“草坪”就会发出青草或鲜花的芳香。而它洗衣服的原理则是利用负离子清洗未来衣料——纳米涂层织物,整个清洗过程不会用到一滴水。使用者无需脱掉衣服,只需坐或半躺在“草坪”上打个小盹,醒来后就可以穿着干燥洁净的衣服离开。如果衣物需要深度清洁,则可以将“草坪”完全放平,将衣服平铺在上面。

可自动识别衣料的干洗机 Renew

设计者:路易斯·费罗萨 美国普渡大学

路易斯·费罗萨注意到人们对干洗机越来越缺乏耐心。有没有更快捷的干洗方法呢?壁挂式的Renew是一台兼具清洁和自动熨烫功能的干洗机,只需将衣服在金属感应条之间上下移动几下,Renew就会喷出蒸汽,只需几分钟,衣服就干洗熨烫完毕。出于对衣物的保护和人的安全考虑,Renew被加入了红外线和射频识别功能,它能够读取待洗衣服的洗衣标签,根据不同的洗衣规格自动调整蒸汽的热度和力度。如果读取不到标签,比如不慎将手指伸进金属感应条之间,机器就会拒绝工作,避免热蒸汽将人灼伤。在考虑便捷的同时,Renew或许还将创造史上体积最小干洗机的纪录,它的体积比现有干洗机小25%,极为节省空间。

可隔空购物的冰箱 Teleport Fridge

设计者:杜莱瓦特·翁纳瓦 泰国朱拉隆攻大学

看多了《星际迷航》的杜莱瓦特·翁纳瓦,在最普通不过的日常家电冰箱上融入了看似颇具科幻色彩的“瞬时移动”概念,这意味着,未来人们无需亲自去菜市场或超市,只要给供货商打个电话或发个电子邮件,将自己需要的物品告知对方,几秒钟之内,新鲜的菜品就会从菜场“瞬间转移”到你家的冰箱里。杜莱瓦特·翁纳瓦相信,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做到了让光子“瞬时移动”,在90年之内,这一技术很有可能会被普遍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瞬时移动”并不是TeleportFridge惟一的亮点,冰箱门上的触摸屏技术可以实现食物的传送功能,不需要人亲自动手,就能非常方便地把食物调配入冷藏室和冷冻室。

飞行雨水净水器 Water Catcher

设计者:单鹏浩 中国浙江理工大学

将雨水收集起来作为饮用水看似是找不到水源时的无奈之举,但在水资源匮乏的未来,人类可能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WaterCatcher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雨天时,将球形装置放飞到户外,该装置就会自动收集雨滴。集满后,小球飞行器就会飞回来。将他们放在有过滤净化功能的托盘中静候一会儿,就可以直接打开小球饮用里面的纯净水了。集水器上还拥有指纹识别功能,能根据饮水人的身体状况往水中添加所需的微量元素。

两用洗碗机 Bifoliate

设计者:托玛·布伦泽特 立陶宛维尔纽斯艺术学院

因为懒得洗碗,人们发明了洗碗机;因为懒得把碗碟从洗碗机拿出来再放入橱柜,布伦泽特发明了Bifoliate。Bifoliate的外观看起来像两片对生的叶子,可以固定在墙壁上,左右两边各自是一个超声波洗碗柜。它还有一扇旋转式开合的柜门,当碗清洗完毕后,将柜门转到有碗的这一边,洗碗柜直接就可以当作橱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