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讯(通讯员 郑彬洁)6月16日,“当代浙学论坛”2010学术月系列活动之“浙江低碳经济论坛”在下沙鑫鸥大酒店成功举行。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何一峰,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费君清、副校长沈满洪以及来自国内其他多所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会,一起探讨、交流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产业等一系列问题。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费君清在开幕式上指出,高校不仅是低碳经济思想的引领者,同时也是低碳经济的实践者,应该将低碳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讲话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同意。
在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浙江工业大学的鲍建强教授和浙江省发展规划院吴红梅副总工程师两位嘉宾,分别做了《区域二氧化碳排量放核算方法研究》和《浙江省低碳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精彩的主题演讲,正式开启了本次论坛。
下午的研讨总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低碳经济理论、低碳经济实践和低碳经济实证三个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长兴省委党校的殷荣林讲师的《“低碳经济”语境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浙江省长兴县个案分析》一文,就从长兴的实例出发探讨如何走低碳路子,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在会上推销起了长兴,将长兴的美丽风景通过一张张照片向在场的所有人员展示。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王玲可以说是千里迢迢来到杭州参加此次论坛,其发言也引起了会上的一番激烈探讨,尤其是“低碳咨询服务业”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在此次论坛上共评选出了八篇优秀论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杜立民、魏楚);
二等奖:《环境政策差异在产业空间分布中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我国“污染西迁,产值东迁”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谭立力);《消费者生态意识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作用机理——一个扩展的知信行模型以及实证检验》(王建民);《世界主要CO?排放地区碳排放强度的演变与分解》(黄文若,魏楚);
三等奖:《基于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战略研究——以杭州服装产业为例》(唐磊);《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陈博);《“低碳经济”语境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浙江省长兴县个案分析》(殷荣林);《国际碳博弈研究与中国对策》(苗阳、鲍健强)。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本次“低碳经济”论文二等奖的《世界主要CO?排放地区碳排放强度的演变与分解》,其作者黄文若还只是浙江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在其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本篇论文,得到了在场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
本次论坛的最后,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沈满洪作了总结发言,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沈副校长指出,低碳经济的研究还不能满足现实的碳经济发展,在碳减排国际合作方面、碳指标的分配方面、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研究与探讨空间。同时,沈副校长也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发出了中国生态经济学2010年学术年会的热情邀请,该年会将在2010年11月在杭州市举行。
新闻来源地址: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0/06/17/0166923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