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6月28日讯(通讯员 孟立立 柴田) 2010年7月,“创先争优,服务发展”外国语学院党员服务队将以海宁家纺产业基地和许村镇作为实践基地,开展以“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为主题,以“学习实践争先创优精神,探索就业创业新途径”为实践口号,以到家纺产业基地企业调研、家纺基地党支部、村委挂职锻炼和党员交流会三大部分活动为载体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海宁家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村一带的家庭纺织作坊,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目前已成功构筑起了原料生产、织造、印染印花、后整理和成品生产一条龙的家纺装饰布生产组合配套体系。海宁许村做为海宁家纺产业发展的核心,已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重要的家纺产品采购中心之一,赢得了“中国布艺名镇”的美誉。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将深入调研海宁家纺产业,共同探寻创新创业在企业基层所起到的突出作用,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对未来事业规划的方向与目标,加强其自主创业的意识,探索海宁家纺产业通过学习实践两会精神,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并成功培养企业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举措,并将此作为大学生党员提高自身能力的蓝本。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其基层党建、党务工作,参观海宁家纺产业基地党委,了解其党组织结构及党员发展流程,感受党组织在基层党员队伍中起到积极作用,探讨他们是如何开展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读企业党员的工作态度与自身综合发展的方式,为大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增强学生“奉献社会”的意识,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召开基层党员和学生党员交流会,选派优秀学生党员到镇、村委进行挂职锻炼,协助基层组织文化、科技、卫生建设,在锻炼青年大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进行先进性教育的同时,为地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发展出谋划策。
据悉为更好地推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地与海宁家纺产业基地成立了“党员人才共建基地”,希望能够依托这个平台,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党建工作资源,丰富企业的党建文化,将“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人才培养成骨干”,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新闻来源网址: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0/06/28/0167157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