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杭州日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展望

发布时间:2011-01-05 作者与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中萃生产线

走过2010年,历史的画卷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回望过去的五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推进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转型,确立了“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三大战略,面对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期”,深入实施“主攻江东、决战江北”三年行动计划。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副城功能日趋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展望“十二五”,这将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适应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应对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关键时期,是推进从“建区”到“造城”、从“依江发展”到“跨江发展”战略转型的攻坚时期。

顺势而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和思路已清晰浮现。

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关键词:产业高端化

说起开发区,人们马上会联想到那些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松下、西门子、东芝、可口可乐、乐金、默沙东等世界巨头纷至沓来,娃哈哈、康师傅、加多宝、九阳、和利时、浙大中自等国内业界翘楚汇聚……开发区是投资者的乐园,创业者的天堂。

产业是开发区的立区之本。近年来,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打造“四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即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型升级成效初显。开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两港八园”建设,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250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达到9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5%。加快建设“X+1”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8.4个百分点。

展望“十二五”宏图,围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高度聚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发区将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高端化”战略,以“优化提升、高新高端、集聚集群、融合整合”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抓手,提升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四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从“主攻工业、决战工业”转向制造业与服务业两轮驱动、联动发展。

提升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关键词:升级

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家。初步预计,2010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326亿元。其中,电子通信、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合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838.1亿元,占全区比重的63.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产值329.97亿元,占全区比重的24.88%。

闪回

7月,炎炎夏日挡不住投资者的脚步。

世界500强、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落户下沙,将建成亚太地区制药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厂之一。杭州市政府与默沙东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暨默沙东中国新厂奠基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这也是我市迄今为止最大的生物医药合作项目。

默沙东新厂一期占地7.5万平方米,投资约7亿元,总投资计划超过10亿元,这也是默沙东近年来最大的生产设施建设。杭州新厂预计将于2012年第一季度建成投产,年产量将超过3亿盒。据介绍,新厂将承担默沙东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固体制剂药品以及无菌产品的包装,并将为新产品的上市和引入提供临床研究或商业化支持。根据规划,2017年默沙东新厂将达到产值近100亿元的规模。

展望

下一步,开发区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级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计算机、网络产品、集成电路、新型LED等产业;积极引导现有企业紧贴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并大力引进一批高精尖的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链,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力争实现5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食品饮料产业——充分依托一批知名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工业设计加快改造提升,实施多元化经营,不断提高食品饮料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首位度和国内外的战略地位,力争实现6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生物医药产业——以建设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为目标,坚持错位发展,重点培育发展医疗器械、疫苗及诊断试剂、生物医用材料、现代中药产业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完善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成立CRO联盟,大力推进一批优质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一批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并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在孵的生物医药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药港”,努力实现26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关键通用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家用电器等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引进高速铁路零部件、大飞机零部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努力实现4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培育发展四大新兴产业 关键词:新引擎

大力拓展培育新兴产业,将成为开发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闪回

一辆辆造型小巧灵动的轿车整装一新,缓缓驶下生产线。2010年6月28日,第一辆杭州本土制造的轿车——众泰朗朗,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下线,宣告杭州正式结束了没有轿车生产的历史。也标志着开发区汽车产业实现了新的跨越。从零部件配套到整车生产,汽车产业将成为开发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众泰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建中对杭州首款轿车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杭州及开发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汽车零部件产业已非常发达,配套设施成熟,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非常明显。杭州已具备发展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体制优势。

仅过了三个月,众泰电动汽车又走向市场,标志着开发区发展新能源汽车步入产业化快车道。

展望

开发区将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努力把汽车整车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培育成为开发区的先导性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整车制造,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夯实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完善江东汽车产业园配套服务功能,鼓励青年、众泰等整车生产企业发展,支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的核心技术和兼并收购国外知名汽车公司,整合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形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努力形成6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

新能源产业——以建设“国家低碳产业园”为目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光热整机,鼓励发展超白玻璃、硅锭硅片、风机零部件、智能电网设备等产业,重点培育一批大企业,大力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LED、先进储能及先进电池、太阳能电池材料等产业,辅助发展有机硅、半导体材料,积极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物联网产业——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扶持现有企业整合提升和新项目培育引进,重点发展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光通信、自动化等产业,推动物联网及其相关产品、服务的产业化,打造具有开发区特色的物联网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协调发展

开发区将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完善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打造以知识经济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业的后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区,成为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和企业地区总部的集聚地,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闪回

金秋十月,位于开发区3号路8号路口的和达创意设计园正式开园,下沙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再添新引擎。这里也成为2010年杭州市工业设计十大精英人物的颁奖现场。

已入驻园区的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老师岑科军,捧出一条印着国外油画人物的丝巾。他把这种设计起名为“面料个性化定制”。岑科军自信地说,不管你想要在织物上印什么图案,我们都能让你实现。

正是配套完善、政策到位的创意设计园区,给岑科军这样的创意人才提供了挥洒自我的新天地。园区目前已有80多家文创企业入驻。该创意园作为以文化为内容、以工业科技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主力发展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两大产业资源。园区将打造网络信息平台、投资咨询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展示交易平台、国际交流平台,集中展现“研发、培训、孵化、制作、展示、交易”的整合运营功能,充分满足当今创意企业提升实力、拓展业务、融资等三大功能需求。

展望

在提升服务经济水平方面,开发区将按照“融合发展、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坚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商贸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基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对支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经济产业,特别突出以电子商务、工业设计、软件开发、影视传媒为重点的创新性、示范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影视传媒、文化艺术、咨询策划等产业,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人力资源、软件服务等服务外包产业,两大新经济产业努力形成32亿元的产值规模。现代物流产业要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打造以出口加工区功能叠加、保税物流服务为主体的国际物流体系,加快省级物流基地建设。

加快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建设

关键词:大建设

大产业必须以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为支撑。“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加快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建设。

闪回

2010年5月11日,与下沙新城隔江相望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园区内锣鼓喧天,“热度”骤升,4个工业项目和3个公建配套项目同时宣布开工,掀起了开发区江东区块又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当天开工的美通重机、福隆鼎、易东机电、光昱汽配4个工业项目,是前进工业园区继青年汽车、恒科精工之后,又一批落地开工的工业项目。随着园区开发、招商的推进,新项目纷至沓来。

江东区块,将成为开发区加快产业升级、集聚发展的新平台。2010年是开发区前进园区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之年,全年续建项目22个,新建项目18个。

展望

构筑大平台——“十二五”时期,开发区将坚持“做大做强江东,做精做优江北”的发展思路,形成“一园多点、江东江北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江东区块要坚持“建区”与“造城”相结合,坚持“环境立区”,坚持“3+1”产业定位,加快开发建设进度,成为开发区工业发展主平台和招商引资主阵地,努力建设“全省大平台建设的示范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的示范区,新城建设的示范区”。江北区块以整合提升为重点,全面推进“两港八园”十大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实施“腾笼换鸟”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产出。

推进大项目——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一把手”工程和内外资并举,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主攻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中国民营500强大项目,继续发挥招商引资主平台、主战场作用;强化选商引资、招商引优导向,优化引资结构,提高招商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对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完成引进总部级大项目不少于30个。

培育大企业——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瞪羚计划”)、科技型处创企业培育工程(“雏鹰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深化完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上市、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拓展市场、资本运营、品牌提升和人才引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运营能力提升。

新闻来源地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1-01/07/content_999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