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教育报》报道我校“感动理工”十佳大学生尹军事迹

发布时间:2012-12-01 作者与来源:浙江教育报  浏览次数:

11月27日,浙江教育报以《背篓里的创业梦——记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尹军》为题报道了报道了我校2012第五届“真维斯杯•感动理工”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总决选参赛选手尹军的感人事迹和创业故事。

原文如下:

背篓里的创业梦
——记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尹军

本报通讯员 柴田

24年前,尹军刚出生就被父母抛弃,养父母用一个大背篓将他背回农村抚养。一转眼,他已长大成人。近日,他被浙江理工大学评为第五届“感动理工”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

比起其他同龄选手,尹军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因为自主创业,他比别人走的更远,也离自己的梦想最近。

背篓里,孕育着梦想

尹军,江西吉安人,是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从“感动理工”初赛的2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我是一个弃婴,我的养父母,用一个背篓将我背回农村。每天黄昏,背着背篓在田野上打猪草,直到天黑才回家,这已是我习以为常的事。”演讲开始,尹军是第一个出场,演讲到一半,他声音颤抖了,眼眶渐渐湿润。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停顿了足足1分钟,尹军擦干眼泪又开始演讲。

“小时候,每次背着背篓回家,同龄孩子总是笑着喊我野孩子,我就告诉自己,我要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考,尹军考上了外县一所重点高中,从此他走上了独自在外求学的生活,为的是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野孩子”会变成雄鹰。

第一次高考,他落榜了。接着,他又开始一边打工一边进修画画。这期间,他北漂过,在西湖边做过服务员,睡过马路,也曾当街嚎啕大哭,社会基层的生活让尹军更加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愈加坚定了自己要朝着理想不断进发,决不放弃。

2009年,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是他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一年,尹军终于走进了他梦寐以求的浙江理工大学。

首次创业, 遭遇失败

进入大学,发现自己比同班同学都大出3岁,而成长的经历使他显得颜容沧桑,于是同学们赐予他“军哥”的称号,不管有什么事,大家都会找他帮忙,他也力所能及的给予其他同学帮助。

“我要改变以往柔弱的外表和贫寒的过去,我要创业。”前年,他带着他的6名队友,参加“赛伯乐”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当时,他的团队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台竞技获得一等奖。

这次获奖,给他创业的想法赋予一种推动力,使他认识了一家杭派女装企业的董事长,并跟他商谈创业的蓝图,同时也获得了30万启动资金。

但创业路是异常艰难的。为了节省开支,他和创业伙伴常常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硬座南下广州去市场调研,夏天蜗居在高温的工作室里通宵达旦。然而,因为经验的不足和浮躁的心态使他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后就尝到了挫败的滋味,各种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膀上。

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让他发现年少的自己很可笑,没有经验,却满是浮躁。

二次创业,重拾梦想

首次创业的失败,让尹军陷入了短暂的人生低谷。他躲在寝室里不敢出门,觉得大家都在说你不行。

那段时间他老是做梦,梦见自己重新又回到了高考那段黑暗的日子。那时候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冬天为了御寒只能将书本盖满全身,却还是会半夜被冻醒,夏天的时候常常半夜起身就着昏暗的灯管来打蚊子。最深刻的感受是每次走过别人家饭菜飘香的窗口,总是那么渴望回家去吃一口香喷喷的米饭……回想过往的经历,心中的那个梦想又在呐喊,他决心重头再来。

进入到大三,尹军又组建团队参加了第八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了省二等奖。

凭着坚持不放弃的信念,2012年尹军再次与6名同学筹集了50万元,一起投资床帘生意,没想到,生意非常受全国各地的学生欢迎。他用投资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成立自己的公司“家简符号”服饰设计有限公司,他担任法人代表和公司CEO。

“我们设计家居服。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宅家里,我就在想,能不能做一批舒适漂亮,能在家里穿也能穿出去的家居服。”尹军说。

最近,公司入驻了浙江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并获得了市政府下拨的15万元无偿创业资助金。公司现已经步入正式轨道,在稳步发展中前进。

在走向毕业季的路上,尹军说:“对于未来,我已经准备好了,绝不放弃,勇敢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闪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