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浙江群众路线网以《浙江理工大学“一人服务一企业”抓好工作开展》报道了我校有效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贯彻和落实浙江省委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升级加码”,形成服务地方和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贡献率。
原文如下:
浙江理工大学“一人服务一企业”抓好工作开展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郑智毓、钱建华与凌荣根三位教授走访了桐乡三家绢纺丝织企业。90年代绢纺产业在桐乡迅速崛起,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绢纺产品市场饱和,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不够,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下降,呈现前景不明朗态势。这次理工大学三位教授去桐乡,就是想通过调研,找到问题症结,帮助当地企业。
而在绍兴,越隆集团新推出了一款具有弹性、吸湿导湿和抗皱免烫等多项功效,采用了集棉、天丝、亚麻等纤维及导电纤维等一体的功能性混纺纤维面料。这款混纺面料,正是由该公司会同浙江理工大学祝成炎教授等共同研发的“织物最佳服用性能的混纤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所产生的成果。目前此混纺纤维已被多家高档休闲服装企业追捧,已实现利润上千万。
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开展过程中,浙江理工大学推出“一人服务一企业”活动,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之风,真抓实干,提高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贡献率。
早在2006年,浙江理工大学就开始在绍兴市开展“百名教授结对百家纺企”活动。“专业结对,团队式服务”,使高校科技在服务企业中爆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科技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的“浙江理工大样本”。2009年,在科技部、教育部等提出科技服务企业后,浙江理工大学将“百名教授结对绍兴百家纺企”活动主题调整为“帮扶解困求生存,转型升级谋发展”,并制定了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双服务”专项行动“百名专家企业行”,从服务纺织服装类企业扩大到服务各学科相关企业。学校为此组建了20支科技小分队,由校领导分别带队深入企业进行科技服务。
而今年,为了有效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浙江理工大学贯彻落实浙江省委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升级加码:计划今后每年组织数百名教师,每人至少为一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经过三年努力,达到教师“一人服务一企业”的总体目标,并形成服务地方和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贡献率。为了确保“一人服务一企业”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配套“硬”政策,要求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或挂职,时间在6个月以上,并建立了相应的选拔、考核和奖励机制,对服务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教师每年进行表彰和奖励。
“一人服务一企业”活动,将把产学研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浙江理工大学重视产学研合作传统的延续,充分发挥了学校学科特色和科技资源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顺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
新闻来源地址:http://qzlx.zjol.com.cn/system/2013/08/19/0195430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