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新华社以《“美丽乡村”微电影< 家乡>网络首映》为题报道了由浙江省农村工作办公室和我校共同策划拍摄的“美丽乡村”微电影《家乡》开始在网络上首映。该片主要讲述了一对青年情侣在大学毕业时,男主角为了完成儿时建设家乡的梦想,忍痛离开女友,独自回乡创业。两年后,女主角完成研究生学业,并考上男主角所在家乡的“村官”,两人扎根基层,共同实现发展“乡村梦”的故事。7月17日,浙江在线等媒体也报道了相关新闻。
原文如下:
新华社:“美丽乡村”微电影《家乡》网络首映
【解说】5日上午,由浙江省农村工作办公室和浙江理工大学共同策划拍摄的“美丽乡村”微电影《家乡》开始在网络上首映。中国梦、乡村梦、青春梦……这些能够体现当下主流价值观的词语都能够在这部微电影中找到。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对青年情侣在大学毕业时,男主角为了完成儿时建设家乡的梦想,忍痛离开女友,独自回乡创业。两年后,女主角完成研究生学业,并考上男主角所在家乡的“村官”,两人扎根基层,共同实现发展“乡村梦”的故事。
【同期】微电影《家乡》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学生 李齐
我们想表现的就是把“中国梦”以及“乡村发展梦”还有我们大学生自己的梦想,就是扎根基层,还有大学生“村官”,还有回乡创业之类的当下主流思想结合起来,拍一部影片。
【解说】李齐告诉记者,该片拍摄历时约20天,由他和其余6名组员自编自导自演,经历前期策划、拍摄、后期配音、添加特效等一系列流程。该微电影的创作,不但结合了拍摄地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的特色产业,还以大学生的视角去看乡村建设,展现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现状。
【同期】微电影《家乡》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学生 李齐
我们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而且我当这个导演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不一样的内容、知识、经历啊,好比整个剧组怎么运转,怎么让大家更好地节约时间更好更快地拍。
【解说】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坚表示,该部微电影由本学院学生主创,出发点就是反映当代大学生做“村官”和在家乡创业过程中的积极元素,以及年轻一代对乡村的看法,以这样的视角来展现“美丽乡村”。学校对此非常支持。
【同期】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胡坚
作为学校来讲,我们学校也非常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推动,也非常重视和乡村之间和美丽乡村之间的一种互动。那么也想通过这样一次美丽乡村的微电影的制作首发,我们希望在乡村也开展一些文化创意产业亮点的培育,希望今后能够更加地深入,能够更加突出美丽乡村的精神意义和文化的含义在里面。
【解说】据了解,浙江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帮助乡村百姓创业就业、增收创收,预计到2015年建设成一批全国一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新华社记者 商意盈、柳继挺(摄像)、刘彦泽(实习摄像)浙江杭州报道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zj.xinhuanet.com/video/2013-07/15/c_116545154.htm
浙江在线:大学生自编自导“美丽乡村”微电影记录青春实践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7月17日讯“美丽乡村”微电影《家乡》,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大二广告学专业李齐等7名团队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它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乡村爱情故事,男主角毕业后回乡艰辛创业,只能与恋人分手……时隔1年后,恋人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悄悄考上当地村官,回到男主角的身边……
由浙江省农村工作办公室和浙江理工大学共同策划主办的“美丽乡村”微电影《家乡》首映暨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日前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坚表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传播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除了微电影《家乡》外,其他实践小分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各自拍出一部微电影,以此来深刻记录实践的全过程,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上的创新,所有微电影都将上传优酷等网站与公众分享。
新闻来源网址: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3/07/17/0194727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