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南方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每日商报等媒体报道了我校食堂在新学期,引入“智能餐盘”:芯片装入碗底、电子统计菜价,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全国各大主流网络媒体和官方微博纷纷转载,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关注。
原文如下:
南方日报: 浙江理工每个饭碗都有芯片
钱江晚报:浙江理工大学引进结算神器小芯片解放了算账阿姨
本报记者 林晓莹 文 见习记者 徐艺航 摄
只要选好饭菜,然后将餐盘放在“结算区”上,饭菜钱就会自动结算,再将饭卡放在“读卡区”即可扣除相关金额。不用人工操作,整个过程不超过一秒钟。
这两天,浙江理工大学的不少师生都在微博上发了学校食堂的神奇结算系统。
“神奇结算器”代替人工结算用餐金额
“听说一区食堂三楼的教工餐厅换上了两台神奇结算器,只要把餐盘放在结算区,结算器就能自动计算出饭菜的价钱。”昨日下午,来自广告学专业的陈同学和3位室友带着好奇心来到了学校的桂花园餐厅,在体验神奇结算器的流程后就被震撼到了。
午间吃饭时间 ,记者也来到了桂花园餐厅,不少学生正在排队选菜打饭,跟着队伍走,果然看到位于餐厅一角的这个“神器结算器”。
和一般的食堂刷卡机相比,这个结算器体积大了许多。它分成等候区和结算区两个区域,在结算区最上方还有一块电脑显示屏。等候区会告诉你快速结算的流程:放置托盘、核对信息、刷卡,再拿走托盘。当你将托盘放置在结算区时,上方的显示屏便可显示出份数和菜价。
走完上面两个流程,你只需要把饭卡在结算区右下角的读卡区一放,结算器会自动扣去相应金额。小型电脑显示屏上面分别有“点选区”、“数量”、“金额”以及“请放托盘”等字样。
智能结算过程不超过一秒钟,几乎不用排队
记者和学生一起亲自体验了一次。
在选菜时,可以看到,菜价从0.5元到4元不等,每档价格差距0.5元。
记者拿着托盘到0.5元区域选了一碟0.5元的青菜,又到1.5元区域选了一碟1.5元的荤菜,然后来到结算系统旁。
当将放了2个餐盘的托盘放在系统指定的结算区后,结算区的电子屏幕就显示出“2元”的字样,随即机器发出“请刷卡”的声音。然后将饭卡轻放在“读卡区”,随着机器发出的一声“谢谢”,结算完毕。
李阿姨是食堂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两台智能结算器,不少教工和学生纷纷来到这个餐厅吃饭。
“以前用的是刷卡机,算价钱时总要想半天,不但时间慢,有时还会算错,但在这里这些差错都没有出现过。”李阿姨说,虽然高峰期来吃饭的师生很多,但由于结算系统的结算时间非常短,根本就不需要排队。
“这个省时间,不用排队。”特意赶到桂花苑餐厅吃饭的莫同学说,之前好几次被阿姨算错钱,不是少扣了就是多扣了。现在是机器智能结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莫同学说,虽然来这个餐厅吃饭他要走很长的路,但只要想到不用排队,再远也要赶过来。“你看,这个餐厅几乎没有排队,从选菜到就餐大概5分钟时间,就算结算时要等候半分钟,但井然有序。”
每个盘子下面有块芯片,系统能感应结算价格
这个结算器的奥秘在哪里呢?
学校膳食科的葛锋处长介绍,奥秘不单单在自动结算系统上,食堂的托盘上也有“玄机”。
“餐盘都是定制的,下面嵌有芯片。只要放在机器的结算区,机器会通过颜色和盘子形状迅速地识读出来。不同的餐盘对应不同的价格,智能结算器通过感应芯片,得出相应数值,继而求和。“”葛锋说,这是暑假期间校方投资17万元新引进的产品,除了两台智能计算器,这个食堂现在大约有6000多个新盘子的底下都装有芯片。
葛锋说,这套智能结算器是一次在上海开节能产品会上发现的,当时觉得不错,后来提交申请给学校,通过后就直接引进了。目前学校里有两台,在下沙高校中,运用该系统的,浙理也属于首例。
“现在还处在试用阶段,如果反响好,那么,下学期将会在其他餐厅也将陆续开始使用。”葛锋说,使用这套智能结算器主要还是为了能让学生们明白消费,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食堂工作的效率,原来每个结算点需要一个工作人员,现在这些工作人员可以派到其他岗位,可以说省下了不少人力。
新闻来源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13-09/09/content_2316037.htm?div=-1
都市快报:每个碗底都装了芯片 点完饭菜自动算钱扣钱 食堂吃饭也玩高科技了
昨天11:06,网友“教育早知道”在19楼论坛发帖:浙江理工大学一区食堂三楼,每个碗里面都装了芯片,点完饭菜后把托盘往桌面上的结算区一放,自动感应出有几样菜、多少钱,读卡区自动扣除饭卡里的钱!
整个结算过程只要两三秒
昨天中午12点,浙江理工大学桂花园三楼教工餐厅,因为新生还没报到,其他年级同学也没到齐,吃饭的人没几个。
点餐区
和外面社会上的中式快餐厅差不多,先拿托盘再选菜,一个个菜盛在小碗里。结算区,立着两台80厘米高、1.5米长、70厘米宽的机器,像两个柜台。这两个柜台全名叫“智盘—自选餐厅快速结算系统”,简称“智盘”,台上面有一块显示屏。
餐厅阿姨给我打了三个菜,土豆丝、白切鸡、香辣小龙虾,外加一份饭,每个碗和盘子的颜色款式都不一样。我端着托盘,往结算柜台上一放,台面上的显示屏立马刷新了一下。我凑近一看,屏幕左侧一个九宫格,其中四个格子里出现了一个小盘子,数量都显示1。显示屏右侧,碗碟数量显示4,金额显示8元(土豆丝1.5元、白切鸡3元、香辣小龙虾4元、米饭0.5元)。
过程很快,比人工计算快得多。我试了两次,感觉计算过程用不了1秒钟。如果加上刷卡,整个结算过程两三秒就可以完成了。
碗不怕摔不怕烫
但每个要7元
“奥秘全在碗碟上。”学校总务处膳食科应副科长拿过一个碟子指着底部说,这里面植入了一块RFID射频芯片,每个芯片对应一个价格。不同的碗碟,植入的芯片也不一样,代表不同的价格,而且芯片里的价格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调整。餐具放到结算区后(射频天线感应区),计算机会自动读写芯片,并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快速结算。“跟我们刷卡坐地铁、公交原理是一样的。”
应副科长说,从之前的试用来看,这套结算系统,除了结算速度快,因为全程由计算机识别,所以核算非常准确,另外也节省了人力。“原来我们这里要2个人,先人工计算后再刷卡,忙起来很容易出差错,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只要在旁边看看谁忘记刷卡或卡有没有刷出来就可以了。”
应副科长说,教工餐厅3300多平方米,坐满可以容纳700人,每天供应的菜肴有150种,最贵的4元,最便宜的0.5元。由于结算系统“只认盘子不认菜”,所以阿姨打菜时,只需将不同价格的菜肴打到相对应价格的盘子里就可以了。
昨天也有网友开玩笑说,那以后可以“偷菜”了,吃完饭后,偷偷把米饭碗带走。下次打菜时,把价格贵的红烧肉,偷偷倒到这个米饭碗里,是不是就可以少付钱了?
理论上确实可行,不过众目睽睽下,你好意思吗?
那么餐具摔了、烫了,会不会影响结算价格的准确性?
这套“智盘系统”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余先生说,这套餐具是密胺餐具,碗本身可以耐120℃高温,里面的芯片耐温可达260℃,正常使用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在微波炉里加热。芯片植入在餐具底部,并有保护层,正常情况下是摔不坏的,只要餐具外观无破损,5年内出现问题都包换。手工或机洗皆可,也可以采用高温消毒或紫外线消毒。
当然这么先进的设备,费用也是不菲的。浙江理工大学这套“智盘系统”,包括两台结算台和7500个碗碟,共计17万元,光碗碟平均就要7块钱一个。
据了解,杭州有不少单位,像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已经引进“智盘—自选餐厅快速结算系统”。
新闻来源地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3-09/07/content_1573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