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浙江教育报以《社会需求"导航"科研创新——看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探索》,报道了我校秉承“创新实用并重、产学研用协同”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理念,开展系列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以“原创、致用、品质”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事迹。
原文如下:
社会需求"导航"科研创新
——看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探索
本报通讯员柴田
综合性、有深度的教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催化剂。浙江理工大学秉承“创新实用并重、产学研用协同”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理念,开展系列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以“原创、致用、品质”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2006 年率先在浙江省属高校成立研究生培养督导组,探索改革举措。
创新教育不拘形式,课程改革和育人改革同步进行。《现代化学进展》是一门化学学科课程,广受该学科研究生的欢迎,课程由化学领域多位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共同授课,每位讲授各自最精通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拓展了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让学生尽快进入学科前沿。
该课程任课教师说:“这门课考核新颖,以读书报告会的方式开展。每位研究生根据布置的选题,阅读最新的文献,撰写读书报告,在会上和教师们交流心得。这样灵活的考核方式能培养他们文献检索和中英文阅读实战能力,对他们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在入学前期,就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开展课程学习与实践,尽快进入了科研工作的轨道。
在一些人眼里,研究生只会埋头做学问、搞研究、做实验,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让研究生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学校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学活动。
研究生在服务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该校服装学院与杭州恒龙服饰有限公司的“产学研用”合作中,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企业,观察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与运作情况,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为企业各项营销战略战术提供研究策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点促面,该校还设立了校级研究生创新示范基地。基地实行研究生培养“合作导师制”,即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作为研究生的实践应用指导教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以项目为依托,共同确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在基地里,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全程参与工程项目,为项目进展献计献策,学校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理论研究,撰写论文,形成科研论文、专利等成果。
这5年来,学校毕业研究生平均就业率为95%以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注重研究生理论和实践教学,该校培养的毕业研究生深受社会欢迎。该校两位硕士研究生分别在2011 年和2012 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学金。学校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获得“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学金的纺织类高校。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zjjyb.cn/jyb/gjjw/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