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等报道我校手语社志愿者爱心助残活动

发布时间:2014-07-09 作者与来源:浙江教育报  浏览次数:

近日,包括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手语社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帮助当地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倡导全社会关注关爱残疾人的事迹。

原文如下:

浙江教育报:图片新闻

79日,浙江理工大学手语社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帮助当地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倡导全社会关注、关爱残疾人。(本报记者 高亦平 摄)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zjjyb.cn/jyb/tpxw/7127.html

青年时报:大学生与残联共建志愿者服务基地

  时报讯 昨天上午,太庙广场上,浙江理工大学手语志愿者服务社与上城区紫阳街道残联,共同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基地。

  首次活动也随着开展,为了帮助残疾朋友实现心愿,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太庙广场上竖起一张巨大的“爱心支票”,上面书写着残疾朋友的愿望:“我想听见鸟的声音”、“我想再吃一次妈妈做的饺子”、“我想要家里每天都有人”……

  不到2个小时,已收集到了近百名残疾朋友的心愿。浙江理工大学的杨同学说:“残疾朋友在我们的‘梦想支票’上写下愿望,投入募捐箱,然后我们会从中挑选出实践力强的梦想,帮助他们实现。”

  随后,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了紫阳街道,为之前许下心愿的残疾朋友实现梦想。

  中午12点左右,记者跟随着其中一支志愿者小分队,来到了76岁的孙秀珍老太家中。孙老太患有眼疾,最近又不慎摔坏了腿,出门不方便。因为家中无子女陪伴,老伴外出又比较频繁,孙老太一人难免寂寞,所以特别希望有人能常来陪伴。

  志愿者和记者到达孙老太家中时,孙老太和老伴都在家,两人站在门口笑盈盈地欢迎我们,二老满头白发,衣着朴素,看上去非常精神。

  二老的屋子不大,但干净整洁,大学生们在客厅陪孙老太聊天。“我眼睛不太好啊,这样跟你们说着话,都看不清你们长什么样。”

  孙老太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看电视和报纸,平常最爱听广播,尤其是国家大事。“你看我们家,客厅和卧室都放着收音机,就是方便我到哪儿都能听到。其实要是我眼睛好的话,现在年轻人的智能手机啊、iPad啊,都挺想学的呢。”

  在孙老太家坐了近一个多小时,考虑到老人需要午休,大学生们决定先离开,承诺以后一定再来陪陪孙老太。“你们以后随时再来啊,提前打个招呼,我们好准备准备。”孙老太笑着挥挥手。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qnsb.com/news/html/2014/jiaoyu_0710/66416.html

钱江晚报:征集残疾人梦想 大学生帮其圆梦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手语社携手紫阳街道社区残联,在上城区太庙广场共同举办了“捐赠梦想,点亮希望”爱心助残活动。

  浙江理工大学手语社成立已有15年,“学习手语,推广手语,帮助残疾人,服务残疾人”是手语社的服务宗旨。手语社的志愿者们大多不是手语专业表演者,他们常常利用周末进行手语训练。为了此次活动,志愿者们更是一有空就练习。

  “白天东奔西跑,晚上要练习,大家都很情愿,一是出自对手语的热爱,二是为了鼓励残疾人朋友大胆追寻梦想和幸福。”手语社社长小杨告诉记者。

  蒋利丹,进入到手语社不过一年,已经能够熟练地用手语来沟通。“刚刚开始加入手语社,纯因对手语的兴趣,如今这个兴趣可以帮助一些人,非常有意义。”蒋利丹说。

  活动中,残疾人写下梦想,志愿者将尽最大努力帮他们圆梦。在征集的40多个梦想中,有的希望修好家里的电视遥控器,有的希望有人教他用电脑,有的希望有人陪同看一场电影。

  冯丽作为此次活动的残疾人代表,分享了励志的人生经历。虽然身有缺陷,她的追求精神不亚于任何人,靠不断努力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在一家通信公司做客服。

  本报记者 林晓莹

  实习生 李淋

新闻来源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14-07/11/content_273737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