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青年时报》整版介绍我校校园风光及美食地图

发布时间:2014-09-16 作者与来源:青年时报  浏览次数:

9月17日,青年时报整版介绍了我校校园风光、交通位置及校内外美食地图 。撰文作者为党委宣传部史量才学生记者中心前主任应璐,现为青年时报实习记者。

原文如下:

浙江理工 它在美食中央

又是一年夏末秋初,今年杭城相较往些年倒是温柔不少,微凉的风又吹来了一大拨大一新生。

迎新当日,我站在满是新生和家长的熙攘人群中,仿佛看见了三年前的自己。“大四学姐”的名头已经牢牢扣在头上,等到他们开始生活的时候,我要开始回忆生活了。

□应璐 文 蔡郦 制图

小河边的心灵收容所

比起下沙大学城中的其他高校,理工的校园也许不是最美,但却是最有温度。

南大门边上淌着一条静静的不知名小河,东西延伸,自然成了校园南边与校外的分界线。沿着小河边,是一长条葱郁的绿化带,俨然一个绝美的小公园。春季的樱花漫天,夏季的小荷尖尖,秋季的落叶缤纷,冬季的银装素裹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

小河边的一条长椅左右都被花丛包围,闲暇时候过去坐坐,还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味道。穿过教学楼,掠过图书馆无意间走到了小河边,发现了这里别有洞天。坐在一条景色最美的长椅上,可以望着眼前的小河出神。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下沙的美食早已名声在外,校园周边大大小小的餐馆和零食小铺是慰藉学生党最好的灵丹妙药。

“今天室友相聚3周年,出去吃一顿纪念吧。”

“今天考试没考好,出去吃一顿安慰一下吧。”

“嘴巴寂寞,出去吃一顿开心开心吧。”

“吃得好撑,再买个零食压一压吧。”

美食总能一直诱惑着我们为其找一切合理不合理的理由。达成共识,三五结伴,饕餮一番后的心满意足才能让幸福感极速飙升。

理工的地理位置一度让工商、杭师、财经等学校的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南面的十六街区红房子、西面的福雷德广场和高沙商业街、西南面的物美超市,还有理工桂花园、玫瑰园、紫薇阁三大食堂都是吃货们的根据地。

阿三烧烤是红房子里当仁不让的头牌。邀上三五好友,开几瓶啤酒,抓一把烤串似乎成为了夏夜聚会的标配。餐厅地方不大,位子不多,为了美食,等上一个半小时也是心甘情愿。

红房子里还有脆皮多汁的高祖生煎、酸爽滑溜的户大姐土豆粉、外酥里嫩的豪大大鸡排、广式风情的新记茶餐厅、来自星星的鸡啤咯哒……每一种都是只要一想到,口水就能瞬间充斥口腔的美食。

理工的紫薇阁食堂三楼餐厅一直是下沙大学城中的一个传奇。乘坐观光电梯上三楼,一个欧式风格餐厅便呈现眼前。有美食,有无线,有吧台,还有KTV。去到紫薇阁三楼餐厅,美食似乎已经不是初衷,感受这里自由惬意的氛围才是终极目标。

从B1路公交到地铁1号线

如果把杭州市中心定位在武林广场,34.2公里,这是下沙到这里的距离。还记得大一那年每次坐B1进城的情景。要进城就得起个大早去理工南大门对面的“下沙城”站上车。上车前,我都会祈祷今天坐的车人少一些,空气好一些。然而,每一次的期待都会在上车十分钟后,被车上人挤人的闷热感和发动机的轰鸣带来的汽油味与封闭空间里常年发酵的难闻的气味所幻灭。跟随着车厢的摇摇摆摆,身体也不自觉地左右晃动,渐渐地胸口总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暗流在不停翻涌。一站站的公交停车绝对是一种煎熬,只能在心里一直默念“快到吧,快到吧”。一个小时的颠簸后,那句最动听的“武林广场北到了”简直胜似天籁。

那时候,很多次想进城的冲动都被恶魔般的B1所击退。终于,2012年的11月,进城再也不是件痛苦的事。

出了理工南大门右转200米,下电梯进入凉飕飕的地铁站。刷卡,进站,上车,一气呵成。地铁上的闲暇时光可随意支配,看一段下载好的视频,翻几页还未看完的小说,玩几局心心念念的游戏。当地铁广播里又响起了软糯的女声“武林广场到了”后起身下车,地铁里的半个小时也过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

自从有了地铁,进城的频率一下从一个月一回上升到了一礼拜三回。不论是去实习还是培训,去玩乐还是觅食,都是一路欢歌。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4-09/17/node_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