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老人心声,我们倾听——外国语学院杭州市养老问题调研手记

发布时间:2010-07-16 作者与来源:外国语学院 俞俊飞 许丽芬/文 郑越琦/摄  浏览次数:
  一晃5天已过,我们的暑期实践已接近尾声。这次我们是在杭州的五大老城区的若干个小区间奔走;这次,我们是去寻访一个对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老人;这次,我们是要了解,现在的杭州社区老人们的生活到底如何。

出征前夕,兴奋与喜悦

出征的前夕,我们调研队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在调研总负责人向大家说明了这次调研的目的——“了解老人生活,倾听老人心声”,编制了调研小队,分配了调研任务,并解说了实践中该注意的细节之后,大家的神情依旧灿烂,大家的兴致依旧高昂。似乎,大家对于这次的实践调研,都信心十足,好像,还带着些许的期待。大概,这次调研在大家的心中,难度不怎么大吧。

出行第一天,痛苦与快乐相伴

出行第一天,大家都早早地起床乘车出发了。习惯了平日的晚起,在车上时也是睡意朦胧。因为各小队的目的地各不相同,所以,也没有相伴而行。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呢?大家期待着。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每个调研小队还真都遇上了难题。第三小队找不到老年活动室,第二小队遭到采访拒绝,第一小队找到老人却无法顺利沟通,而第四小队找到老人也顺利沟通上了,可老人们却老喜欢偏题……呵呵,脆弱的想象遇上坚硬的现实,队员们的开场似乎都不太顺利。珍贵的是,小队们都选择了坚持,坚持继续寻找,坚持继续访问。

似乎大家的诚意和努力感动了老天吧,各小队在最开始的碰壁后,似乎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如第一小组最终遇上了一位热心的老奶奶,不仅热心地配合调研,还带队员们到家中参观。

就这样,大家都从零开始,在磕磕碰碰中,在一点一滴地积累中,继续着自己的调研实践征程。

实践继续,触动大家心中的五味瓶
随着实践一天天的深入,大家对于老人的生活也渐渐清晰。杭州作为一个休闲之城,在养老问题上还是挺关注的。被访问的老人几乎都对现在的物质生活表示满意,感谢政府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在经济上给予了保障。但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方面,老人们的回答却是各有各的说法。

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那些上了年纪却依旧笑容满面的老人们。比如在吴牙社区有位81岁的老奶奶,下有5个儿子都非常孝顺,一家人会常常聚在一起,这让奶奶非常高兴。在社区,奶奶也经常和他人聊天,生活并不单调乏味。

当然也有老人让我们感到同情,比如在和平小区有一位失去老伴一年的老爷爷。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失去老伴和子女因为工作繁忙而不常来看望自己,老爷爷的生活就变得无味,虽然想过再找个新老伴,但苦于要考虑太多的现实问题。

我们也有委屈。在闸弄口新村的一个公园里,第三调研小队被怀疑成是骗子在骗取老人的电话和家庭地址信息而受到保安的盘问。因为之前确有发生过有人冒充大学生对老人进行诈骗的事件。不过最终我们还是取得了保安的信任。

同时我们还有疑惑。有时在同一社区,不同的老人的生活体验会大相径庭;社区管理员对社区养老现状的描述和居住在那的老人的描述也会有许多出入。我们希望,社区将养老做到实处,让每个老人都可享受到国家大发展的幸福。

实践将止,感受颇多
在一次小型会议中,大家相聚一起,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实践感受。

第三小队的徐岳军觉得,在现在的基础上,社会对老人精神层面的关注要有所提升。

第二小队的郑越琦认为自己通过这次实践,在一次次地试着与老人的交流中,渐渐学会了战胜自己的恐惧。

第四小队的支凯君则是展望了未来,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而第一小队的程娇艳的感受是凡事不可以偏概全,勇敢地去了解,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不过有一点大家应该是一样的:渐渐学会将挫折和失败踩在脚下,最终登上属于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