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子们来到下沙工业园区富士康企业,针对打工人群的生存情况等民生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交流。为此,理工学子设计了调查问卷、随机访谈、有奖互动等几个环节。
笑容暖人心
身着统一的服饰, 拿着问卷和记录本,理工学子们积极地与工人们进行交流。临近下班高峰,员工们从他们有限的午休抽出时间来,仔细地填写每一项、认真回答疑问,临别还热情的和同学们说再见,让人感到这些和学子们年纪相仿的人们的真诚与憨厚。
互动促沟通
在和员工的交流中,学子们鲜明地感受到他们的“压力”。 一天12小时的上班时间,相对微薄的工资,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每一位员工的脸上都少有微笑。但当问起对近期一系列跳楼事件的看法时,他们都觉得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年轻的他们也渴望有生命的精彩,珍爱生命是前提,尤其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本次实践的主要负责人徐东同学认为,了解与我们不同世界的人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相对弱势的打工群体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关爱人人的队伍中,让每个人都重视生命的可贵,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我们微薄的一份力量。
雨伞递温情
中午时分,下起了雷雨,理工的学子们为驻足的行人和乘车回家的员工主动撑起了伞,还将一些行李较多的人送达车站,他们对志愿者的举止非常的感动,纷纷表示感谢,而志愿者们留给他们的是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