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5日,经管学院“情系乐清,传承古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持续五天的乐清之行圆满结束。小分队成员主要在虹桥、四都、雁荡及其周边地区展开实践活动,以 “谷龙”手工艺、王十朋文学与婚俗文化为重点,结合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在实践刚开始的时候,队员们了解到失传将近60年的“谷龙”再现乐清,并前往采访了 “谷龙”制作者——86岁高龄的朱岩北老人,同时意识到该项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
王十朋文学是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十朋是南宋的状元,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实干家,深受乐清人民的爱戴。为了对王十朋文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小分队成员在当地发放问卷、进行采访等,还前往建设中的王十朋纪念馆与其墓地。
参观乐清文化馆,是小分队此行的又一站文化之旅。乐清文化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中式婚礼需要的物品,如梳妆台、嫁衣、木桶等。另外,馆内还有一个洞房景象的生动还原,新郎着新衣正要挑开坐在古式眠床上的新娘的红盖头。眠床雕刻精致,床榻上绣被层叠。这些都让队员们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此外,为呼吁更多的人群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小分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走进当地多所学校宣传,举办万人签名活动,接受《乐清日报》的记者采访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