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浙理面对面|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寝景对话“书记面对面,答青年问,助青春行”社区交流座谈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与来源: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浏览次数:

为响应学校“浙理面对面”的活动号召,走好群众路线,搭建师生互动新机制,4月17日下午,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寝景对话 —— 书记面对面,答青年问,助青春行”活动在B9-0413寝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陈礼桢、党委副书记张姗姗、辅导员王宏宇、辅导员李思强与4名研究生围坐交流,以“小场景”开展“大思政”,为学生成长“把脉开方”。

活动开场,陈礼桢便点明初衷:“在寝室开展交流,就是希望在轻松氛围中听真话。同学们要‘真说’,老师们会‘真听’,后面更要‘真干’,把工作落到实处。”这番真诚表态,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

生涯规划解惑:厚积薄发寻方向

在生涯规划与自我成长主题交流中,同学坦言:“当下就业压力大,继续深造是否会错过职业发展黄金期?”陈礼桢书记以“厚积薄发”给出解答:“短期来看,尤其在当下特定形势背景下深造可能在薪资、工作提升上没有明显优势甚至还可能错过了就业机会,但长期而言,高学历能带来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平台和发展潜力。”

针对同学们渴望深入了解行业的需求,陈礼桢与张姗姗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全力搭建产学研一体化桥梁。让更多的企业“走进来”,让同学们进一步“走出去”,切实解决学生信息不对称、实践机会不足等难题。此外,张姗姗结合丰富经验,分享了“避开招聘高峰期”“精准把握简历投递时机”等实用就业技巧。同时,老师们一致鼓励同学,不要给自己设限、“贴标签”,要大胆尝试不同岗位,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无论未来方向如何,尽早行动、提前谋划、充分准备才能事半功倍。B9-0413寝室的四位同学正好各自有自己不同的规划,有已经提交了博士申请的,还有志在考公、想去企业、计划申博士的,不同规划的同学在这场谈话中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尤其是计划申请博士的赵丹青同学,表示将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为自己的学业做打算。

生活难题回应:民生小事见真章

在生活问题交流环节,同学们就食堂餐饮、校园基础设施、宿舍生活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诉求。陈礼桢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指出做好学生生活方面的民生保障,解决并落实好同学们在饮食、交通、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学院将全力推进,做到能协调解决的问题立即协调解决。在座老师对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表示会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助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业关怀鼓励:做坚实后盾,助力学术成长

针对研究生学业特点,陈礼桢特别关心了同学们的论文进展情况。他强调,学院永远是同学们最坚实的后盾,同学们要善于与导师多沟通,乐于与辅导员多交流,勇于就具体问题提出自己合理化的意见建议,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学业进步,也能为学院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提供重要参考。

活动最后,陈礼桢向同学们赠送精心挑选的书籍,希望同学们能从书籍中汲取知识与力量,为成为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

朱吉立兴奋地说:“书记耐心解答了我的困惑,还对未来发展给出实用建议,让我对自己的规划更清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太有价值了!”袁仁涛也感慨道:“寝景对话这样的交流沟通很是亲切,就像和长辈聊天一样,连我们生活中的小问题老师们都认真记录解决,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学院的关心关怀。”

“寝景对话”是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搭建师生沟通的重要平台,已累计举办12辑56期。从第十二辑将启动升级版,拓展寝景对话主体,邀请朋辈、思政、校友、生活、学业“五维导师”进寝室,搭建沟通桥梁,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推进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寝景对话”系列活动,不断创新育人形式,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