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积极推动《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工艺美术振兴计划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4月9日至4月12日,“当民艺遇见科技”双边论坛圆满举办。
论坛旨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推动传统手工艺在当今时尚产业中的发展和应用。探索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潮流的融合,特别是在智能时尚领域的创新,以推动民艺向更高水平迈进,拓展其应用领域和市场。深入探讨国际艺术的趋势、工艺技术的创新以及产业链的拓展,为提升中国民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思路和策略。通过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参与讨论,共同探讨民艺的魅力与精妙,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论坛活动设置了专家聘任、主题演讲、互动研讨会、拼布工作坊、产业调研等环节。
本次论坛由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拼布协会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承办,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数智风格与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特别鸣谢:陪伴成长创意设计(杭州)有限公司M.latin的大力支持。
专家聘任
服装学院对特邀欧洲资深拼布艺术家Barbara Lange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服装学院党委书记熊杰为其颁发聘书,副院长须秋洁向Barbara Lange进行了学院介绍,表达与国际达人友好合作的愿景。Barbara Lange为国际资深拼布艺术家及评委,曾任德国拼布协会会长。将拼布艺术展示到丹麦、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为促进国际艺术交流做出了显著贡献。担任多项国际拼布节评委,并在Patchwork Gilde Deutschland e.V.等组织中担任要职,同时也是多场国际展览策展人。



主题演讲
服装学院教授夏帆发表“民艺的田野调查与生境探索”主题演讲。讲座围绕着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在当代时空语境下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课题。夏帆呼吁借助新时代多元形式及智能化设计传达心声,实现历史到当代人与人之间纵向地串联。



Barbara Lange发表“Europe-The cradle of Patchwork”主题演讲。讲座围绕着拼布艺术的起源、发展、现代化风貌三个方面,引导服装学院的师生们探索拼布艺术的奥秘,通过其与AI共同创作的作品展示了拼布艺术在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给予了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上许多灵感。



服装学院特聘副教授吴莹发表“刺绣非遗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探索”主题演讲。讲座从个性化、多元化、环保性等方面总结年轻刺绣消费群体的特点,对刺绣—数智赋能的市场前景作出展望,向大家展示了以机绣的方式模仿非遗刺绣针法、利用AI生成工具满足个性化需求等前沿性、交叉融合的尝试。



马拉丁品牌创始人李烈庆(马叔叔)发表“当非遗遇见时尚”主题演讲。讲座回顾了他从浙理工服院毕业后创办公司的历程。李烈庆和陶静秋两位创始人在追求梦想与专注设计之间如何找到平衡,他们坚持的使命是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同时介绍了马拉丁品牌公司与学院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的合作项目。双方共同挖掘民俗文化的纯粹与朴实,探索其与儿童天真、自然本性的联系,并通过实地考察和邀请当地孩子参与“小小设计师”等绘画活动来激发设计灵感。

Barbara Lange发表“Artist Portrait ofBarbara Lange”主题演讲。讲座从其创作环境出发,向服装学院的师生们展示以几何、自然、摩斯密码等为灵感创作的作品及其在可持续方面的努力。


互动研讨会
Barbara Lange和服装学院的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手工艺设计课程的探讨创意和设计理念”互动研讨会,就民俗文化与现代化的互动、拼布艺术与时尚潮流的融合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夏帆和Barbara Lange两位老师指出,不同文化承载了不同语境,应深入关注民俗生活并与其磨合,在不同视角平衡好主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拼布工作坊
Barbara Lange在服装学院基础实验室开设了“Barbara拼布工作坊”,Barbara Lange从材料、工艺、形式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艺术拼布的制作流程、内在结构,通过细致的现场分步骤教学,引导同学们在样纸上标注、裁布和缝制。Barbara Lange将自己从事拼布创作的经验分享给同学们,过程中,大家都感受到了民艺创作所带来的温度和治愈。






产业调研
服装学院张芬芬、牟洪静老师、研究生同学和Barbara Lange赴杭州艺尚小镇调研,参观了中国现代织锦创立人李加林老师工作室、SHIJIE诗简时装艺术生活馆,实地感受了东方独特的现代工艺文化与创新技术。



“当民艺遇见科技”论坛旨在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秉承国务院关于工艺美术振兴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精神,推动民艺的健康发展,助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传承。论坛旨在激发民艺的创新活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工艺美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