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与毛里求斯建交50周年,5月20日下午,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毛里求斯合作与交流”的线上研讨会。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来自毛里求斯大学法律与管理学院的RoopanandMahadew博士和浙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亦波博士。研讨会由孔子学院外方院长NaraindraKistamah和中方院长付明端共同主持。约50名毛里求斯大学的教工、学生以及公众人士参加了研讨会。

参会者线上合影
RoopanandMahadew博士主讲的题目是“聚焦中国经济实力和潜力的关键点”。讲座中,Mahadew博士首先通过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挑战,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做了预测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Mahadew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近8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而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取决于长期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卓有成效的经济政策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传统和奋斗精神。Mahadew博士接着分析毛里求斯作为印度洋岛国,如何在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受益,与中国携手并进,毛里求斯将受益匪浅。Mahadew博士认为中国致力于创新,其寻求和平的地缘政治都有助于促成两国的友好合作。与中国合作,毛里求斯不仅是出口贸易的伙伴,更是“为中国,到非洲”的服务平台。毛里求斯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非洲国家。自2021年协定生效以来,双边贸易额已实现显著增长。
RoopanandMahadew博士在讲座中
张亦波博士主讲的题目是“后疫情时代反思中国与毛里求斯的合作与交流”。张博士首先回顾了中国和毛里求斯在疫情前的合作与交流,并进一步总结了两国在合作中的优势。除了自然美景,毛里求斯的战略位置、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也是巨大的优势资源。而中国市场潜力大、政治稳定、经济政策完善、技术发达,这些都是中毛合作交流的基础。虽然近几年的疫情影响了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受到重创,但后疫情时期,在电子商务、网络研讨和播客等技术的帮助下,两国有许多潜在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交流机遇。张博士接着为未来的交流与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如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开展更多的思想交流,促进更频繁、形式多样的线上和线下经济和文化交流。

张亦波博士在讲座中
两位嘉宾讲座结束后,参会者进行了积极评论和反馈。他们就向中国学习什么、如何向中国学习、如何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毛里求斯等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两位主讲人对中毛两国未来合作与交流的潜力和益处分析得非常深刻,相信这些有利因素必将促成两国未来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毛友谊源远流长,两国有长期合作和发展的深厚基础。在过去的50年里,两国始终平等相待、相互支持、携手同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相信中毛两国将继续精诚合作,持续深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