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商报》以《你是不是挑中了最棒的手机》为题,整版报道了我校心理学研究所对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几个常用手机品牌进行的可用性测试,用科学的数据说明商品,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此次测试通过对打电话、发短信和拍照三种手机常用功能以及手机眼动吸引强度(手机外观吸引程度的指标)的测试,来评估比较哪款手机使用最方便、使用效率最高、外型最靓。
我校心理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心理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去年年底开始与康佳手机生产商联手研发手机友好操作界面。据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校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葛列众教授介绍,此次合作研究引入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测量心理学方法,着重研究进一步提高手机操作界面的易用性和便捷性,在国内手机业尚属首次。《光明日报》、《深圳晚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以往工业心理学多应用在军事领域,将其导入民用产品的研发、测试在国内实属少数。校心理学研究所以其科研成果引导工业生产,为产品市场命运把脉,使心理学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据悉,商报将继续与我校心理学研究所合作,逐步推出各种当前热门产品的可用性测试,以指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小链接:
产品可用性指的是产品的可使用性的程度,评价的具体指标主要有:
产品使用的高效性(操作的正确,操作的效率,操作的易学);
产品使用的舒适和偏爱性;
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操作危害)。
一个产品的可用性较高就意味着这个产品消费者用起来效率高、方便、容易学习,也喜欢使用。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可用性指标进行测试,以评价这个产品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