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新闻特写]贯彻落实两级高教改革精神 稳步推进我校“教学质量年”工作——我校教学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07-04-18 作者与来源:教务处通讯员 陶炳增  浏览次数:

  2007年初,教育部先后发布教高[2007]1号和教高[2007]2号文件,由此全面拉开了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帷幕。2007年2、3月间,省教育厅连续印发了《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基本要求(试行)》和《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两个文件,将质量工程推向深入。本学期开学6周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高教改革精神,开展了“2007·教学质量年”活动,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我校“教学质量年”活动稳步推进,教学工作呈现崭新面貌。

明确质量立校战略 校院两级领导共商质量立校大计

  2006年底,我校制定了《浙江理工大学“十一五”本科教学工作规划》,2007年初颁布了《浙江理工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本科教学工作文件精神,实施“本科教育创新与质量工程”,确立2007年为“教学质量年”,围绕质量目标做好“规范管理、改革创新”两篇文章,力求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在2007年实现质的飞跃。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工程”,我校各级党政领导始终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工作放在首位,切实执行教学质量“一把手”负责制,在各级各类会议上研讨质量立校大计。在关于我校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中,“质量立校战略”和“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分居“五大战略”和“八项举措(工程)”之首,体现了本科教学质量工作的核心地位和学校大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决心。在开学初的全校教职工党员、骨干教师大会上,党委书记费君清和校长裘松良分别就学校教学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费君清书记指出:“质量是根本。必须切实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来,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观念,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以质量谋求发展,以质量巩固地位,以质量扩大影响。”裘松良校长在题为《再接再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创造新业绩》的讲话中也特别强调“要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本学期开学以来的各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陈建勇副校长反复强调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就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开展“2007教学质量年”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要加大党政一把手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投入;二要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从严治教;三要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校党政领导百忙中多次深入各学院(部)与负责人、一线教师研讨教学工作。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各学院纷纷集中教师、管理人员学习贯彻质量工程文件精神,研讨并制定出本部门的教学工作计划,全面落实质量立校战略。

  此外,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为宣传推进“教学质量年”活动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校党委宣传部与教务处联合,利用校园网、校报及橱窗等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教学质量年”活动精神,营造教师追求质量、学生呼唤质量的教学氛围;学工部、团委通过举办讲座、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重视学习、热爱学习的学风。

规范管理勇于创新 教育教学呈现崭新面貌

  开学6周以来,在学校党政部门的领导下,教务处、各学院(部)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认真研究落实各项工作,在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的教学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1.以创新的思维与举措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

  加强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完善并继续执行教务处管理人员和各学院教学秘书例会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集中学习管理理论和业务知识。结合《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基本要求(试行)》,教务处修订了《教务处管理岗位职责》,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并对教务处管理人员的分工作了调整,使教学管理工作模块化、系统化。同时,实施了教务处人员联系学院(部)办法,规定教务处每个工作人员联系一个学院(部),以加强教务处和各个学院(部)的联系,深入了解和掌握各学院(部)教学方面的基本情况,学习经验与成就,使校院(部)二级管理更加通畅。

  强化了教学工作质量监控和管理。全校实施严格的教学检查通报制度,坚持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第一周每日全面检查和通报,以后每周组织专人不定时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并通报。坚持教学督导与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将教师、学生反映上来的问题及时处理。校督导组开学来走访了所有学院(部),旁听了一些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加强了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管与指导。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及时调查处理教学事故。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制,教务处领导深入各学院(部)调研情况,筹划制定《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方案》。通过调研学习,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研讨制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将通过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来激励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

2.规范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各学院(部)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开学以来,围绕“教学质量年”中心工作,全校15个学院(部)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教育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出台了新的举措,各学院(部)教学工作不断涌现新的亮点。如:材纺学院弘扬专业特色,加强了轻化、包装等专业的学科建设;法政学院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和优势,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活动;机械学院通过采取传帮带、跟踪听课、课堂评议的方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机械学院、法政学院和计算机技术教研部施行教师集中备课制度,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服装学院、经管学院有计划开展“教授讲坛”活动,请名师、名教授讲课,受到学生欢迎;艺设学院在教学管理上狠抓规范,工作扎实,强化了专业特色与管理规范的有机结合;生科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很快进入科研活动,同时提早启动08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理学院、文传学院承担了学校大部分学科的基础课,开辟考研教室,组织教师开设考研辅导班为学生辅导;外语学院为了开展2007年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作了大量组织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赛,目前已有近5000名同学报名参加这项赛事,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科艺学院组织学生进行考证辅导,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对于本年度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学院都加强了管理力度。目前各学院均完成了选题和任务书的下达;大部分学院将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规范汇编成册发给指导教师和学生,使教师和学生充分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经管学院、机械学院对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外文翻译等规范要求,制作模板,使学生一目了然;艺设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适合其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各项教学检查和调研的反馈情况表明,开学以来我校整体教风好转,教学秩序井然,形成了教师热爱教学、学生热爱学习的浓郁氛围,教学工作呈现新的面貌。

3.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规范管理,明确教学管理岗位工作职责,理顺校院两级管理关系,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在专业建设方面,推行分类建设思想,学校投入大量经费支持专业建设,教师集中精力开展专业建设,力求凸现专业特色与优势。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课程建设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思路,重点抓好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同时加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步伐,整体提高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寒假期间,教务处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焦点问题制定了2007年教改项目指南,设定校级招标项目和自选项目,明确本年度教改目标和任务。各学院(部)、职能部门根据教改规划,积极组织教师研讨并申报教改项目,目前申报课题近200余项,教学改革活动空前活跃。为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决定组建一个学院专门负责创新创业人才管理与培养,教务处和各学院目前正研究筹措该项工作,冀期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有新突破,不断完善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