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我校与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技术转让签约仪式在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陈建勇,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均及相关人员,我校科技处、机械学院负责人以及项目组成员出席了签约仪式。签字仪式由机械学院党总支书记胡旭东主持。
科技处处长虞树荣对合同进行了认真审查,机械学院俞高红副教授和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周天虹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订了成果转让协议。“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是赵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该项技术的成功转让,标志着由我校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技术成果,迈入了产业化进程,这是该步行式插秧机转让给第二家企业。
赵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于今年3月10日,与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高速水稻插秧机”成果转让协议,已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通过本次成果转让,我校在短短两个月内将两项科研成果转让给同一家企业,转让总金额为140万元,包括发明专利、软件和技术图纸。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步行式水稻插秧机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所生产的步行式插秧机销售形势喜人。主管副校长朱泽飞因公在外,对成果转让表示祝贺。
该项目从2006年初开始研究,凭借在高速插秧机研究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技术经验,课题组已发明了多种步行式插秧机核心工作部件“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该项技术是一种原始创新,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现正在申报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均已受理)。2006年11月,在由国内农机界两位院士主持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日、韩插秧机的现在技术模式,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部件——旋转后插式分插机构及其理论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这种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工作平稳、振动小,将取代目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后插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突破了日、韩插秧机的技术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