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在浙江理工大学驻北京办事处,我校与中国一拖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关于二项水稻插秧机研究成果“高速水稻插秧机”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副校长朱泽飞、科技处处长虞树荣、中国一拖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代表,以及课题组和科技处相关人员出席了签约仪式。
科技处处长虞树荣对合同进行了认真审查,机械学院武传宇副教授和中国一拖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建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高速水稻插秧机”和“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是赵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和攻关的成果。该项技术的成功转让,标志着由我校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插秧机技术成果,迈入了大规模产业化进程,中国一拖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最具知名度的国有农机企业,由生产我国第一台链轨式拖拉机“东方红-54”开始,现在已有几百种拖拉机(包括各种马力的链轨和轮式拖拉机)以及农机具产品。但是,在水田插秧机方面,该企业尚无产品。为了尽快占领我国逐渐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的巨大市场,近几年,该企业一直在寻找该领域高新技术产品,与世界著名企业日本的“久保田”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谈判,去年年底曾派人到我校考察,今年4月份又邀请课题组赵匀教授到洛阳介绍插秧机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听过介绍后,企业当即决定中止与“久保田”谈判,转而与我校合作。“一拖”企业拥有非常强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与“一拖”合作,有利于本项技术成果的生产和推广。本次转让,是继5月份将该项成果转让给江苏南通柴油机有限公司后,第二次转让给大型企业(转让不同的发明专利)。
通过本次成果转让,赵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上半年已将两项科研成果转让给二家企业,转让总金额达260万元。这次技术转让金额为120万元,其中包含软件购置费20万元。截至发稿,课程组已完成了插秧机的技术设计任务和图纸文件。
这次转让的技术成果中,包含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登记权和1项正在申报的国际发明专利(已受理)。通过与国内最大农机生产企业合作生产水稻插秧机,将使我校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插秧机快速占领市场,突破日、韩插秧机技术模式和打破日本机型垄断插秧机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