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新闻特写]满载硕果 由美返航——我校交流生畅谈在美经历

发布时间:2008-07-20 作者与来源:外国语学院 夏青 周华金 陶清  浏览次数:

近日,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交流学习的三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已安全返校,学分认定也已顺利完成。说起去美国学习的这半年经历,三位学生感慨万千。

自力更生,让我们一夜长大

如果说上大学是出远门的话,那飘洋过海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就更算一次“大远门”了,不仅是距离上的远,更是文化上的远。自从SUNY Oswego校方把同学们从Syracuse机场接到学校后,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去摸索。从学会如何在美国坐公交车、火车和地铁开始,到尝试着去Wal-Mart和Pricechopper等美国大型连锁店去购物,看着过去学过的表示地点、食物和生活用品的英语单词活生生地“蹦”入眼帘,小心尝试着跟美国人交流,将过去这么多年所学的英语知识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他们都很兴奋,也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美国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遇到了行李丢失、住宿、吃饭等很多问题。“在去美国之前,我似乎完全没有想过离开父母的生活,在这之前,一切都是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去走,久而久之,我完全习以为常了。但在遇到这些问题必须靠自己去解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交流生之一陶清说道。的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跟美国人去沟通和理论,如何化解矛盾;他们也学会了在美国的公众场合的礼节,如美国人的酒会、派对或家庭聚餐中的礼仪和餐饮文化等,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上课方式与国内相差太大了

美国上课的方式比较自主和轻松, 而且主要以“圆桌谈论”的形式为主。回国后周华金很有感触地说道:“上课方式和国内太不一样了!我们共同选了‘Modern Culture and Media’课程,30余岁的女教授会时而跳到讲台上走几个猫步,时而又蹭到学生位置上倾听答案,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对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美国的大学教育很重视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和个人言论自由。比如,美国的战争文学,讲到了从美国印地安战争到最近的伊拉克战争,虽然涉及到了敏感的政治问题,但是教授非常欣赏同学们对美国战争史的看法,课堂就是课堂,与政治无关。

在美国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跨越原来传统的思维模式,用西方人的思维和角度进行问题分析,这对以后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外求学的日子也是很艰苦的,大家经常要写论文、写作业到凌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名同学在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当地教师和同学的好评,一名同学还得到了两名教授的推荐信,推荐他到其他学校继续深造。

异国他乡,我们更加热爱祖国

这次选拔出来的三名学生,全部都是学生党员。出国之前,学院党总支组织三名同学成立临时党支部,周华金任支部书记。

出国后,这三位学生党员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党员的身份。在国外他们也经常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今年是国家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考验我们国人的一年。对于飘洋在美的他们而言,更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这个神圣的国家。在遇到藏独分子和西方一些敌对势力阻挠北京奥运并歪曲事实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们参加了中国留学生会组织的“one world,one dream——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主题宣讲活动,向美国学生和教授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宣讲我们北京奥运的目标和意义,赢得了美国师生的赞许,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祖国的荣誉。在遇到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三位同学更是每时每刻心系灾区人民!在经过校长亲自批准后,来自天津的周杨和我校的周华金等6名留美中国学生自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毕业典礼外组织了大型募捐活动,周华金同学当即捐出了50美元的生活费,并且表示:“虽然钱不多,但是我们共同努力,就会撑起一片希望的。”

一天的奋斗共筹集到了1100多美元的捐款,数目不大,但这代表着海外学子的爱国之情,同时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所有募集捐款现都已交付中国红十字会。

新一批交换生又将启程了

周华金、陶清、韩郑郑三名同学为我校学生出国留学开了个好头,随着他们的顺利回校学习,新一批的交换生又将启程远赴美国和日本学习。

这次有4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交流学习,4名日语专业的学生分别到日本福井大学、佐贺大学、信州大学交流学习,将于今年的8月和9月启程。

外国语学院非常重视交流生工作,多次召开学生交流会、师生交流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以及出国学习生活过的众位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从国外的学习谈到生活,从国外的文化背景谈到从如何与他人相处,从出行安全谈到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等等。学院领导希望学生们在国外要尽快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顺利归来;要求大家出国后与学校的老师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同时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是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国外遵纪守法、礼仪文明,树立良好的形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老师也专门给出国留学的学生作了一次培训,讲解关于出国的一些注意事项。

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到母语国家去学习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国外刻苦学习,不辜负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力争更好的成绩。

交流生们为四川大地震募捐

交流生们向国外友人介绍奥运和西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