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人民日报》要闻版头条、浙江新闻联播、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我校激活闲置专利、共享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2-02-14 作者与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2月1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头条、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联播报道我校激活闲置专利、共享创新成果。


原文如下:

人民日报:浙江探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激活闲置专利 共享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各部门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老百姓身边事改起,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性创新,解决了民生领域许多操心事烦心事,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永远在路上。要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各地各部门如何进一步打通理顺堵点难点,创新推动政策落实,把制度意识转化为治理水平,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编 者

如何把“沉睡”的专利用起来?作为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教授吴震宇一直在寻找答案。

吴震宇的发明专利是“一种适用于三维编织捆绑纱控制的携纱器及反馈系统”,应用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不过,自2017年申报成功后,这项专利便长时间“躺”在实验室里,成了“沉睡”的闲置专利。

近段时间,情况终于有了转机。2021年6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开始施行,专利法引入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并明确规定“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相应给予减免。”依据新专利法,浙江探索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完善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渠道,强化专利产业化运用。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浙江省政府签订的双方合作会商议定书,浙江先行试点推进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依照这一制度,我的专利不仅能够激活,还能在企业设备升级中派上用场,前期研发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连日来,吴震宇在杭州、湖州两地奔波,与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深入对接技术内容。

开放许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明专利申报成功后,我也想成果转化,但迟迟找不到合适企业。”后来,吴震宇忙于教学,这项专利被“束之高阁”,“对于像我这样的高校专利权人来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真是帮了大忙。”

专利开放许可,是指专利权人通过专利管理部门发出要约,潜在被许可方一旦接受要约,即可实施其专利技术的一种许可形式。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可以促进信息对接,专利管理部门的许可信息公告,为许可人和被许可人搭建了信息沟通的桥梁;还可以提升谈判效率,供需双方可以通过简便方式达成许可,免去复杂的谈判环节;也可以降低交易风险,通过许可信息披露和纠纷调解机制,被许可人能够事先全面了解许可的条件等相关情况。

2021年8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知,征集可实施开放许可的专利。截至去年年底,共收到浙江省1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的379件专利,经筛查均符合实施开放许可条件,目前各高校院所已与企业签署118个专利转化项目。记者了解到,上述专利清单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平台上公布,企业可直接登录查看有关信息。

很快,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发现了吴震宇的专利,并与他取得联系。“公司现有装备只能织出厚度在2至3毫米的平面织物,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研发新装备,但没有实现突破。”公司负责人倪志琪说,“经过初步对接,吴教授专利中涉及的装置可直接替换现有织机的经纱架,有效解决我们面临的难题。”

双方一拍即合,眼下正利用此项专利联手试制样机。“据测算,该专利有望为企业带来年产值30%以上的增长。”看到自己的专利成果有望实现转化,吴震宇感到满足。

架设桥梁,畅通专利信息对接

《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为34.7%,其中,企业为44.9%,科研单位为11.3%,高校为3.8%。“可以看出,高校与企业在有效专利的产业化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林敏说,“高校中许多有价值的发明专利无用武之地,而有专利使用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又缺少有效的合作路径。”

对此,吴震宇也深有感触。“一项专利从纸面转化为产品并非易事。”吴震宇说,“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利权人往往不直接联系市场,缺乏专利运营能力,加之议价成本高,导致不少专利难以转化,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浙江理工大学产业技术中心主任杨晓刚坦言,高校在专利质押、资本化运作方面缺乏资金及专业人才支撑,很难开展中间试验,而中间试验恰恰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正因如此,专利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并不顺畅。”杨晓刚说。

不少中小微企业也有类似感受。杭州一家中小企业主说:“想要突破生产技术难关,高校的科研指导很重要。但专利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即使有适合的专利发明成果,我们也很难获得授权。”

浙江探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以来,有效破解了相应难题。越来越多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手中“沉睡”的专利正在被唤醒,活跃在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第一线。

双向激励,持续完善配套举措

“沉睡”的闲置专利被唤醒以后,如何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了解,浙江实施优惠政策,首批379件开放许可专利在许可期限内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许可费用。专利的单次许可期限1年起步,最长可达5年,从而确保企业有充足时间投入专利二次研发和产品试验,最终形成市场化产品。

“免费开放许可到期后,将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后续合作。比如,浙江大学规定,原免费许可受让方可申请继续免费许可,并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有偿受让权。”林敏说,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输出专利,在产生经济效益并达到一定标准后,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将获得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引进专利,促成转化后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达到一定标准后将获得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从长远看,免费开放许可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赋能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在杨晓刚看来,这样的做法还可以降低许可谈判难度,减少高校专利转化应用成本,促进更多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作为一项试点工作,目前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授权期限到期后,是否有统一的制度保障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指导与支持,针对高校的激励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顾文海说,“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行业协会等服务机构组建公共专利池,承接免费开放许可的专利,促成专利在中小微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内广泛推广、深化运用,最大程度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

新闻来源网址: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515538/6396840


浙江新闻客户端:高校专利26县免费用 浙江出台政策推动科技赋能山区共富

市场估价可达千万元级别的专利,山区26县企业不花一分钱就能用。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浙江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激活高校院所“压箱底”的专利,免费许可26县企业使用,支撑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全省共有20所高校的1522件专利向山区26县开放免费许可。

位于仙居的浙江吾梅食品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这一红利。日前,企业获得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于勇副教授“杨梅汁、果超长期保鲜技术”系列专利的免费许可。“目前专利许可合同是一年一签,可以长期签下去;我们对这些专利还有优先购买权。”企业负责人陈宁欣喜地说,“这将支撑我们从杨梅鲜果销售向食品深加工快速转型。”

于勇长期致力于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曾多年赴四川开展科技扶贫。几年前,他发现经特定高压处理的杨梅汁激发出了超强的自灭菌能力,无需添加杀菌防腐成分,就能在常规冷藏下近乎无限期地保存。他随即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并申请了一系列发明专利。

“于老师的这项科研成果对我们杨梅种植户来说意义重大。”陈宁说,杨梅采摘期短,不耐贮存,每年有六成以上的鲜果未及出售就损失掉了。杨梅汁杀菌作用的发现,不仅为杨梅保鲜提供全新思路,未来还可能挖掘出药用价值。

保鲜技术是食品企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相关专利市场估价往往可达千万元级别。“我们企业年产值不过几百万元,此前从未想过高价购买专利。”陈宁说,现在他们不仅用上了技术,还把专家和企业牢牢“绑”在一起。签署专利转让许可后,于勇多次赶赴仙居,指导企业购买安装设备,优化生产流程。

还有很多山区县企业像吾梅食品一样期待着科技赋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可以看成是一种科技成果的转移支付,联动人才、资本、载体和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山区26县转移转化,为山区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浙大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管理部部长赵彬说,学校一直在探索支持山区县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浙江《科技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出台让学校鼓励科研人员实施专利免费许可有了政策保障。浙大围绕一县一产业,优选了一批高质量专利组合,加快在26县转移转化。

浙江理工大学近期向26县免费开放了第一批50件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发明专利,不仅涉及纺织、机械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也包含“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三大领域。目前常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已经获得了自己心仪的专利的免费许可。“学校与三门、常山、平阳等县共建有研究院,我们利用这一平台精准掌握26县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深入推介学校专利成果。”浙江理工大学产业技术中心主任杨晓刚说。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中的风险补偿机制、收益保障机制和信用支付方式,提升转移转化效率,赋能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新闻来源网址: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813492


浙江新闻联播:1517件成果开放许可 科技赋能山区共富

新闻来源网址:

http://wap.cztv.com/tv/35/1499105.html?pl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