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四起,寒意阵阵。为切实把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细落实,坚持“雪中送炭”和“学中送助”并济,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扶智”与“扶志”相结合。近日,我校各学院开展了冬季送温暖活动。

12月17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院长于斌、党委副书记方平来到困难学子中间,了解同学们在疫情防控之下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于斌向五位新生困难生代表发放了学院精心准备的暖冬大礼包,同时勉励他们要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锻造好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做懂感恩、有本领、能扛责的新时代纺织人。
除了送达暖心的“硬件”支撑,一场充满暖意的“软件”帮扶接力上演。学院组建了6个“暖心励志团”,聘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十佳大学生、推免研究生等优秀学子结对励志学生,帮助学弟学妹走好励志成才道路。当天,党委副书记方平与优秀学子分别为获奖的学生送去了证书和奖品,并开展现场对接和交流活动。一场场意外惊喜化为一份份感动,让寒天里的励志成才话题感满溢在寝室、图书馆等各个角落。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把发展性资助工作与党建、团建、学科竞赛等模块工作相结合,与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相融合,在零差错执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形成“一帮人带动一批人,一件事凝聚一批人,一种精神感染一批人”的工作格局,真正把“授鱼”变成“授渔”。

12月6日中午,服装学院在19-531室开展以“寒冬送温暖·点亮微心愿·激励成才志”为主题的资助对象慰问激励会。院党委副书记方水明、学工办主任胡永青、2021级新生辅导员鞠好祺、学院资助工作辅导员张琦霞及2021级新生资助对象出席本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学院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对话,了解同学们入校以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征询大家所需学院提供的帮助以及对学院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方水明讲话,鼓励在座同学要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暂时的困难,利用好学校学院提供的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要培育自身拼搏精神、进取品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争当学生干部,丰富大学生活;要懂得感恩,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此外他还介绍了学院各项奖助学金,帮助同学们算好学习与生活的账,用优异成绩给生活“加鸡腿”。
今年以来,受暴雨洪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部分学生家庭生活遭遇困难。为将国家资助政策落细、落实,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服装学院多措并举,精准定位助困、精心呵护筑梦、精工培育铸人,努力实现既有“雪中送炭”的帮扶,又有“添砖加瓦”的培育。

1月5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召开冬季送暖暨资助生代表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李娜,党委副书记李孝明,资助辅导员姚良一以及资助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资助生代表们分享了自己学业总结、生活状况、面对困难、逐渐成长的经历,对学校表达了感激之情。老师们认真听取了代表的分享,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解答和记录。李孝明认真询问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寒假返乡情况,叮嘱学生遇到困难要及时与老师联系。李娜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脚踏实地,做好眼前事;二是葆有热情,享受过程事;三是放开眼界,规划未来事。同时要求大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懂得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会后,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以及辅导员们一同走访学生宿舍,为学生送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叮嘱大家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也提醒学生,期末考试在即,要劳逸结合,调整状态,科学备考,充分利用最后的时间,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祝福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