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3篇学位论文入选2025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5-10-15 作者与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次数:

近日,2025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公布了2025年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入选论文的遴选工作,浙江理工大学1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卓越行动计划。2025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共遴选纺织博士学位论文8篇,纺织硕士学位论文12篇。

卓越行动计划入选学位论文清单(概要附后)

作者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入选类型

陈露敏

余厚咏

纳米纤维素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纺织博士学位论文

曹虓琪

郑克洪

基于细观统计特征的3D-BFRP参数化随机建模与力学性能验证

纺织硕士学位论文

樊 莎

郭玉海

基于反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结构的含氟聚合物分离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纺织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国家急需科技领域、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持续细化过程管理,通过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完善内部质量保障等有力举措,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学校是百年纺织强校,纺织类研究生培养有40余年历史,自主培养了一大批纺织类高级专业人才,为中国纺织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五年来,学校共获浙江省、国家一级学会、行业等评选的优秀博士论文(奖)共13篇,其中纺织学科9篇;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入选纺织硕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共33篇,其中纺织学科7篇。

附:卓越行动计划入选学位论文概要

1.博士论文:《纳米纤维素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作者:陈露敏 导师:余厚咏

论文概要:(1)提出纳米纤维素石墨化演变新机制,即在低温常压下通过H₂SO₄脱水碳化制备石墨化纤维素纳米晶(GCNC),保留其形貌与化学特性的同时赋予本征导电性;(2)以GCNC为导电支撑骨架,通过界面共价键修饰实现MnO2基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优化与性能调控,协同提高GCNC/MnO2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界面牢固性、有效比表面积与电化学性能,在0.5 A g1下实现528.2 F g1的质量比电容;(3)利用无机盐设计纳米纤维素的热解化学,制得三维多孔碳气凝胶复合材料(CNFAs),提升碳产量的同时抑制体积收缩,再结合大比表面积和分层多孔网络,显著提高CNFAs的比电容,在1.0 A g1下表现出高达440.3 F g1的质量比电容。(4)以蚕丝为柔性基底制备CNFA3@ESF和GCNC/MnO2复合电极材料,进一步组装成纤维状非对称电容器,获得66.88 mF cm3的体积比电容。

2.硕士论文:《基于细观统计特征的3D-BFRP参数化随机建模与力学性能验证》

作者:曹导师:郑克洪

论文概要:三维编织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 braided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3D-BFRP)因其高比强度、高弹性模量等优异性能,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XCT扫描系统,系统研究了3D-BFRP在准静态单轴压缩载荷下的损伤演化行为。通过引入深度学习辅助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复合材料内部组分与损伤区域的精确识别与定量分析。进一步地,基于细观结构统计信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包含孔隙与裂隙模拟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可控参数化模型生成框架。该框架能够高效构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模型并支持结构优化,为复合材料的高效设计与智能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有力推动该类材料从实验研究迈向工程应用。

3.硕士论文:《基于反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结构的含氟聚合物分离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樊导师:郭玉海

本研究将反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结构引入分离膜领域,旨在设计一种具有高度有序、三维连通多级孔道结构的高孔隙率均孔分离膜,阐明了其分级协同过滤机制,并同时赋予膜优异抗污染性能,为解决传统分离膜在渗透通量与分离选择性之间的“权衡”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设计策略。本研究系统探究了两种关键技术路径:(1)利用真空诱导组装技术,通过优化聚合物溶液浓度、真空度等关键参数,驱动含氟聚合物前驱体快速、完整地渗透至由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构筑的蛋白石模板中,实现了反蛋白石结构分离层在支撑层上的超快、无缺陷构筑,为反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结构分离膜的快速制备提供新方法。(2)为攻克大面积均匀制备的瓶颈,研究发展了剪切驱动组装技术,通过精确调控剪切力与工艺参数,实现了胶体微球与聚合物的大面积、高速率有序组装,为这种高精度、高孔隙率分离膜的规模化制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的研究可为高性能聚合物多孔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实现分离膜材料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