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11日,第七届“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前沿”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辑部、《通信学报》编辑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电磁空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姚菊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技术副总师李凤华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沈剑主持。


会议开幕式上,方滨兴指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重塑社会运行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新型安全挑战。安全发展必须教育先行、人才支撑,他分享了“方班实验班”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已辐射全国53所高校的育人实践,并强调唯有原始创新和多学科协同才能实现自主可控,期待研讨会推动“从0到1”的突破,培育战略型人才,共筑网络空间安全基石。

姚菊明对与会嘉宾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学校128年发展历程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特色发展新征程。他指出本次会议以“探索学科前沿、洞察未来趋势”为主题,期待打造“开放、包容、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动构建“研有所向、产有所用、教有所依”的良性生态,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与人才培养的同频共振。

李凤华向《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辑部、《通信学报》编辑部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电磁空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理工大学以及协办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感谢,并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和各个论坛的基本情况,期待各位专家、同仁能充分利用本次会议平台,深入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本次大会主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李凤华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周万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宏莉教授、复旦大学杨珉教授等4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会议设五个专业分论坛,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安全”“系统安全与交叉应用”“数据安全与治理”“网络靶场创新及应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一流课程与专业建设”深入研讨,既涵盖技术前沿与产业实践,也贯通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
会议期间,举行了浙江理工大学“方班实验班”开班仪式,《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委会召开了闭门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以及在校研究生等500余人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