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4月13日,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浙江理工大学召开。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陈春雷,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秦宣,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等出席会议,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11个地市教育局分管局长,高校分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姚珺主持。

陈春雷在讲话中指出,浙江省将以成立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为契机,加快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动新时代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他要求,全省各大中小学思想上要重视到位,做到总书记有要求,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教育当先锋,切实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行动上要推进到位,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工作协同,擦亮工作品牌,积极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责任上要落实到位,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推广,注重成果培育,全力打造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浙江样板。他强调,要扛起时代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好“三地一窗口”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思政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推出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推动我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在前列,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建设。

吴锋民代表浙江理工大学致欢迎辞。吴锋民介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浙江理工大学先行先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校努力打造全国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已在浙江、四川、新疆、陕西等地共建联盟基地30余个,探索创新东西南北中共建共享共育的“大思政课”模式。他表示,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浙江省)牵头高校,学校将和各成员单位携手共进、通力合作,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发展平台。

秦宣在致辞中表示,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成立一体化建设联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举措,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要求的务实之举。他期待浙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出丰硕成果,为全国做出先行示范。

陈春雷与秦宣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浙江省)揭牌,为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上,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市教育局、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嘉兴市实验小学作了交流发言。

当天下午,秦宣和教育部概论课教指委委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渠长根教授作了专题报告。

秦宣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阐释》为题,作了一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的报告。秦宣简要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他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他从学界关注的十个前沿问题出发,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等十大方面的研究,把握正确的方法,为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渠长根作了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务三项》的报告。他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相关文件,深刻解读了一体化建设的模式。他指出,要按照浙江省的要求推进教育理念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研修备课一体化和考核评价一体化。要立足于思政课本身的逻辑体系,从大中小学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和理念与行动一体化等路径,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