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全国共474个单位被命名作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科普教育基地、丝绸博物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

在这期间,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基地建有一支专业化科普团队,“优青”等科学家组成科普专家队伍,负责科普项目开发。形成“科技+”科普训练营、流动科技馆、科普直播间等一批青少年科普教育品牌,累计服务人数约15万人次。获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杭州市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等各级各类基地9个。相关科普活动受到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等校内外媒体报道600余次。

2021年开始,基地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助力“双减”工作,持续推动科普教育改革创新,丰富科普内涵,拓展科普外延,构建了“一二三四”科普教育工作体系,推出了“红、蓝、绿、橙”四色科普品牌。2022年1月,基地入选第二批“双千”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科普教育基地。7月,基地参加杭州市科协“三长带三会”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会并作交流发言。9月,基地荣获浙江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中旬,基地与钱塘区科协共同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暨钱塘区第二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今年暑假,学院“青春无邪缙行曲”暑期社会实践队依托青少年科普基地,深入基层,开展反邪防诈科普宣传,荣获202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今后,浙江理工大学科普基地会坚定不移地按照《决定》所提出的希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加强与学校合作,全面服务教育“双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