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全国交流活动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外国语学院2020级学生团队(叶张磊、郑银芬、徐锦凯、蔡灵艺、颜可欣)的作品《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指导老师:王昌米)获得全国一等奖(排名第一)及“最佳国际传播短片”单项奖。

比赛中,外国语学院参赛团队经过精心准备,充分发挥“浙理工特色”,深入挖掘百年校史及中国丝绸故事,凭借深厚的外语功底及精巧构思,制作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短视频作品。作品以三百年前法国路易十四热衷于中国丝绸的故事引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这一非遗话题,以我校丝绸博物馆及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素材拍摄,从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步骤介绍一件丝织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接着从嫘祖神话传说、民间风俗及史实史料,通过我校留学生及教师的多维视角,讲述了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及发展创新,引申到中国丝绸之路及“一带一路”,突显中国一直以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重大贡献。正如作品最后所说的,中国人民通过一根蚕丝创造出了灿烂的丝绸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把世界人民联系在一起。作品展现了外语学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信心,体现了外国语学院党建、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秀范例。
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在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29个省(市、自治区)的574所高等院校的207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5月14日上午,团队参赛选手用英语从作品的非遗主题,故事构思、作品创意、拍摄历程、时代价值以及推广意义等方面对短视频作品进行阐述之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名列第一。
据悉,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本科)“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征集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指示。活动以“我和我眼中的非遗”为主题,从新时代大学生视角,通过镜头和多种语言文字,多维度、广角度地呈现非遗的独特创造、时代价值和鲜明特色,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大学生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