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特色、交流经验、推广成果,3月24日,我校召开“企采·梦”基金首届优秀辅导员工作室评比表彰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姚珺、杭州企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国江校友参加。
根据《浙江理工大学优秀辅导员工作室评比办法》,经过申报和初选,共有9个工作室参评本届优秀辅导员工作室,在现场展示中,工作室主持人围绕团队建设、研究方向、实施举措、品牌特色、未来展望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汇报,展现了我校学生工作团队凝心聚力、踏浪前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风采。最终,“浙理正青春”新媒体工作室、“领航”青年领导力提升工作室、视觉育人工作室,科普实践育人工作室、“赋·启”始业教育工作室等五个工作室入选首批校级优秀辅导员工作室。姚珺和阮国江为获奖工作室主持人颁发荣誉证书。

“企采·梦”基金捐赠人阮国江结合成长经历回顾了自己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知,表示要通过助力学生思政工作来回报母校,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他同时就工作室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姚珺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我校辅导员工作室的积极探索和建设成效,同时对今后工作室的建设提出了“12字”的要求:一是明方向,工作室要紧跟党中央、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重要文件、会议和活动精神,有目标、有方向地开展研究和创新活动;二是强特色,各个工作室要有品牌项目、特色项目,培育并形成一批专业性、实效性强的理论成果和一批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三是解难题,深入细致地研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在实践中积极尝试,把改革工作做深做实;四是聚合力,倡导辅导员“人人进团队,人人有方向”,通过团队“传帮带”,形成一定的研究方向,逐步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工作团队。

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依托原有12个工作室先后培育了三个校级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两个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功申报了两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获立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省哲社规划专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多人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省名师辅导员成长引领计划,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职业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相关工作室老师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大赛、大艺节等赛事中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去年3月,在第一批工作室建设基础上,党委学工部进行了团队整合和调整,重新立项辅导员工作室14个,包含始业教育、职业规划、专业发展、心理辅导、民族文化建设等多个方向,组建了一批聚焦实务、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创新团队。会上,成立了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研工作室和“浙理青享”理论宣讲工作室。
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校级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各学院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胡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