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签约仪式暨开题会议在杭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2-01-16 作者与来源:社科发展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2022年1月14日上午,由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丝绸学院院长、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赵丰教授领衔,浙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共同承担的“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签约仪式暨开题会议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中心举行。

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杲,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等相关领导及开题会议专家、出版社、项目团队成员代表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主持签约仪式,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主持开题会议。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总体执行时间约为10年(2022—2031年),分4期实施,将联合国内近50家机构和国外近40家机构,对其所收藏的约2万余件中国丝绸文物进行信息采集,计划完成《中国丝绸艺术大系》100卷的编写和出版,建设“中国丝绸艺术资源库”并投入使用。“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执行时间为3年(2022—2024年),包含5个子课题:海外馆藏丝绸艺术卷(9卷)、海内馆藏丝绸艺术卷(9卷)、敦煌丝绸艺术卷(2卷)、织绣技术综合研究和中国丝绸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研究。第一辑的3年将与16家国内外机构合作,共计编辑并出版“中国丝绸艺术大系”20卷。同时,项目还将制订《中国丝绸艺术》学术规范标准、出版《中国丝绸艺术》相关专著、建设“中国丝绸艺术资源库”、举办线上线下的“中国丝绸艺术大展”、举行“中国丝绸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等。

签约仪式结束后,举办了“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第一辑的开题会议。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丝绸学院院长、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赵丰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计划。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教授,浙江大学原文博系系主任严建强教授,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系主任、特聘教授杜正贤,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晓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毛建波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建言献策,提出了专业建议。

专家们表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促进丝绸艺术、文化和学术研究有着非凡意义,但在实践中也需充分考虑困难,吸取经验教训,均衡好丝绸的艺术与实用功能,以前瞻性视野完善体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应具备系统性、集成性、汇聚性,以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深度建设项目。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浙江是丝绸之府,丝绸是具有浙江标识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中国联接世界的重要纽带。他强调,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推出的又一具有国家意义和浙江标识度的重大学术项目。项目拟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系统地调查中国丝绸文物信息,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对丝绸文物的研究分析、定名著录、整理出版等,深入挖掘丰富的中国丝绸资源,永久性地记录中国丝绸文化遗产,推动丝绸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