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科技网】【科学网】【学习强国】等报道我校危化品智慧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06-26 作者与来源:  浏览次数:

6月21日-6月26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中国科技网】【科学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我校危化品智慧管理系统。

原文如下:

【光明日报客户端】:浙江理工大学智慧治理管制类化学品

“有了这个‘区块链+物联网’创新概念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学校实现了管制类化学品储存更安全、使用更规范、操作更便捷、数据更准确、溯源更清晰、风险更可控、管理更精准的管理目标。”近日,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在学校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中感叹。

“管制化学品在高校实验室的末端管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存在权限责任不清晰、双人双锁难监管、台账记录不规范、实时数据不掌握、药品使用难溯源、精准管控无抓手等管理痛点。” 何邦进说,管制化学品管理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障,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022年底,浙江理工大学启动了针对管制化学品管理的数字化改革项目。前期调研中,浙江理工大学不断与属地公安和实验室师生进行沟通交流,搜集一线需求并与系统设计深度融合。最终,学校联合技术公司研发出“区块链+物联网”创新概念的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

该智能管控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运用矩阵式物联管理系统及配套智能硬件,通过一瓶一码追踪、人脸识别开锁、称量自动记录台账等传感手段,建立“实验人员-化学品-操作行为”的深度连接,打造简单高效、安全合规的管制化学品使用场景,实现管制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此次系统的创新升级中,浙江理工大学还为所有管制化学品使用实验室配置了全新储存柜。新储存柜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同时配备符合公安部门防范要求的防盗锁、防渗漏托盘与抗腐蚀试剂密封盒,有力保障化学品储存的安全性。

“此次研发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人和物的智能识别定位,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每一瓶化学品都能清晰溯源、每一个流程都拥有精确记录、每一项操作都便捷规范。”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童东江说。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是浙江省内率先对使用管制化学品的实验室全面引入物联感知与智能监管的学校,开启了高校管制化学品智慧治理的新格局。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理工大学管制化学品创新治理案例受到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纷纷关注。据介绍,浙江理工大学将持续探索“安全+数字+服务”平台体系搭建,为科研人员减负,避免科研人员被用于低效率的重复劳动,全力推动校园数字化改革。(通讯员 张若娴 陈奂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新闻来源网址:

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4ef8ed4ad5784b2e908d4814c60925c5

光明网:https://share.gmw.cn/difang/zj/2023-06/21/content_36645718.htm

【中国科技网】:浙江理工大学:智能管控系统让实验用品清晰溯源

洪恒飞 张若娴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使用半年多来,管制化学品在实验室的末端管理改善十分显著,特别是药品存量用量能够实时监控,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得到纠正,有效降低了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近日,谈及该校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童东江老师介绍。

智能管控系统“软件+物联终端+储存柜”概念图。

浙理工实验室内,药品被赋予唯一二维码标识,实现全流程追踪。

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管制化学品的末端管控尤为复杂严苛,容易存在权限责任不清晰、台账记录不规范、实时数据不掌握、药品使用难溯源等管理痛点。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浙江理工大学于去年启动针对管制化学品管理的数字化改革项目,联合技术公司研发出“区块链+物联网”创新概念的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

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表示,这一系统在2022年底上线,依托物联网技术,运用矩阵式物联管理系统及配套智能硬件,通过一瓶一码追踪、人脸识别开锁、称量自动记录台账等传感手段,建立“实验人员-化学品-操作行为”的深度连接,打造简单高效、安全合规的管制化学品使用场景,实现管制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管制化学品管理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障,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何邦进说,接下来,学校还将持续探索“安全+数字+服务”平台体系搭建,为科研人员减负,全力推动校园数字化改革。

(受访者供图)

新闻来源网址: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6/8cc85c07f0e84ccf93188f73597da06e.shtml

【科学网】破解危化品管控风险难题,推动校园数字化改革

“有了这套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学校实现了管制类化学品储存更安全、使用更规范、操作更便捷、数据更准确、溯源更清晰、风险更可控、管理更精准的管理目标。”近日,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在学校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如是说。

“管制化学品在高校实验室的末端管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存在权限责任不清晰、双人双锁难监管、台账记录不规范、实时数据不掌握、药品使用难溯源、精准管控无抓手等管理痛点。” 何邦进表示,管制化学品管理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障,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022年底,浙江理工大学启动了针对管制化学品管理的数字化改革项目。在前期调研中,浙江理工大学与属地公安和实验室师生进行沟通交流,搜集一线需求并与系统设计深度融合。最终,学校联合技术公司研发出“区块链+物联网”创新概念的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

《中国科学报》从浙江理工大学获悉,该智能管控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运用矩阵式物联管理系统及配套智能硬件,通过一瓶一码追踪、人脸识别开锁、称量自动记录台账等传感手段,建立“实验人员-化学品-操作行为”的深度连接,打造简单高效、安全合规的管制化学品使用场景,实现管制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此次系统的升级中,浙江理工大学还为所有管制化学品使用实验室配置了全新储存柜。新储存柜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同时配备符合公安部门防范要求的防盗锁、防渗漏托盘与抗腐蚀试剂密封盒,有力保障化学品储存的安全性。

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 浙江理工大学供图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是浙江省内率先对使用管制化学品的实验室全面引入物联感知与智能监管的学校,此次研发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人和物的智能识别定位。接下来,浙江理工大学将持续探索“安全+数字+服务”平台体系搭建,为科研人员减负,避免科研人员被用于低效率的重复劳动,全力推动校园数字化改革。

新闻来源网址: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29.shtm?id=503329

【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破解危化品管控风险难题,浙江理工大学打造数字校园新标杆!

“有了这个‘区块链+物联网’创新概念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学校实现了管制类化学品储存更安全、使用更规范、操作更便捷、数据更准确、溯源更清晰、风险更可控、管理更精准的管理目标。”近日,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在学校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中感叹。

“管制化学品在高校实验室的末端管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存在权限责任不清晰、双人双锁难监管、台账记录不规范、实时数据不掌握、药品使用难溯源、精准管控无抓手等管理痛点。” 何邦进表示,管制化学品管理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保障,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于是在2022年底,浙江理工大学启动了针对管制化学品管理的数字化改革项目。

前期调研中,浙江理工大学不断与属地公安和实验室师生进行沟通交流,搜集一线需求并与系统设计深度融合。最终,学校联合技术公司研发出“区块链+物联网”创新概念的化学品智能管控系统。

该智能管控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运用矩阵式物联管理系统及配套智能硬件,通过一瓶一码追踪、人脸识别开锁、称量自动记录台账等传感手段,建立“实验人员-化学品-操作行为”的深度连接,打造简单高效、安全合规的管制化学品使用场景,实现管制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此次系统的创新升级中,浙江理工大学还为所有管制化学品使用实验室配置了全新储存柜。新储存柜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同时配备符合公安部门防范要求的防盗锁、防渗漏托盘与抗腐蚀试剂密封盒,有力保障化学品储存的安全性。

“此次研发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人和物的智能识别定位,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每一瓶化学品都能清晰溯源、每一个流程都拥有精确记录、每一项操作都便捷规范。”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童东江老师说。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是浙江省内率先对使用管制化学品的实验室全面引入物联感知与智能监管的学校,开启了高校管制化学品智慧治理的新格局。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理工大学管制化学品创新治理案例受到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纷纷关注,在实地调研中,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家就管制化学品在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理念的加持下实现智慧管理的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接下来,浙江理工大学将持续探索“安全+数字+服务”平台体系搭建,为科研人员减负,避免科研人员被用于低效率的重复劳动,全力推动校园数字化改革,打造数字高校新标杆,为助力平安浙江建设贡献浙理工力量。

新闻来源网址: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444907708802951023&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7444907708802951023

中国教育在线:https://www.eol.cn/zhejiang/zjgd/202306/t20230621_24458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