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凤凰网、天目新闻报道我校启动“丝绸文化传承与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原文如下:
凤凰网:“丝绸文化传承与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浙江理工大学启动

以创新引领丝绸产业发展,以传承赓续中国传统文化。11月22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丝绸文化传承与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仪式在浙江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华、浙江省文旅厅艺术处汪茜、浙江省经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周诗画、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加林、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戚栋明、社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晓蓬、副主任蔡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傅雅琴、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朱旭光、《丝绸》杂志社社长李启正、国际时装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跃峰、崔荣荣教授,项目导师以及来自江苏、上海、四川、浙江、广东等地15位学员出席启动仪式。项目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装技术学院副院长朱伟明教授主持启动仪式。

陈文华回顾了浙江理工大学120余年的办学历程,指出传承和发展中国丝绸文化的深远影响和意义,并表示浙江理工大学将在丝绸文化传承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浙江省文旅厅艺术处汪茜举出这次项目在往年取得过全国性比赛的好成绩,预祝今年可以顺利进行,并继续发光发热。
项目启动期间,现场聘请了部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导师,导师代表李加林教授开篇提出浙江理工大学具有深厚的丝绸教育底蕴。随后,李教授就他工作学习的经验提出,早年间丝绸在国际上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是极高的,而现在中国服饰文化正受到欧美流行文化的趋势所主导所垄断,主要体现在一线城市一线品牌中,缺少中国丝绸产品的身影。所以在重新申报哲学社科项目、重点研究基地的时候,将浙江理工大学为主导的“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列入。然而秉承着丝绸与时尚、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朱院长创办的国家艺术基金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
最后,朱伟明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期间的要求。据悉,本项目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丝绸专家、经营管理企业家、著名设计师等组成教学团队,内容涉及丝绸文化传承、丝绸商品企划、消费者分析、丝绸品牌运营、商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新零售、企业经营管理、供应链拓展、数智化设计、直播新业态等丝绸产业链各环节,并将实地走访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大学博物馆、艺尚小镇、万事利集团、华鼎集团、卓尚集团、达利丝绸文化产业园、巴贝工厂化养蚕基地等,通过集中培训、参观考察、专家讲座、案例探讨等方式,使丝绸产业文化得到传承与经营管理实现创新,构建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自主时尚文化。
下午举行了项目开班“第一课”,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香龙教授讲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辅导报告,为学员们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新时期文化文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国家艺术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
新闻来源链接: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kJNRCZu9maNLeUnRgKdU5GGPV6BB6TZezcGNZx1KPms__
天目新闻:浙江理工大学开出特色班:探索现代时尚产业嫁接丝绸传统文化

11月22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丝绸文化传承与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丝绸作为中华民族非常醒目的载体,如何把传统的丝绸文化复兴起来,这次项目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装技术学院副院长朱伟明表示,“在丝绸文化的发展中,我们将探索现代时尚产业嫁接传统文化,让丝绸更好地传承下去。”
据了解,本次项目将通过理论培训、走访参观、案例探讨等形式,构建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自主时尚文化。
新闻来源链接:https://tm.zjol.com.cn/video.html?id=472005&duration=40.0&isVertical=1&fsize=7053974&width=720&height=1280&video_h5_mod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