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14日电(记者朱涵)浙江理工大学的113台大型科研仪器日前签约投保。保险期间,这些大型科研仪器因开放共享使用中意外事故、突发性、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的损失,部分维修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承担。这是浙江首次以“政府+平台+保险”服务模式来保障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
据了解,113台大型科研仪器为入网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仪器,安装物联网传感器且运行状况较好,总价值8794万元,保费近10万元,单台仪器最高保额为8万元。
据介绍,浙江在2019年启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大型科研仪器运行使用情况。截至目前,已集聚了800余个创新载体(高校院所、省级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3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13000余台,提供社会服务9万余次。业内人士表示,在开展共享服务过程中,很多创新载体担心仪器在使用中受到损坏,难以定责、担责、追责,致使“共享成了摆设,平台留在网上”的问题比较突出。
“我们希望通过校企联手,借助保险杠杆作用,加强大型科研仪器的管理,提升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率,为创造良好的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提供风险保障,减轻仪器设备维修负担。”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说。
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指办”等服务,进一步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利用率。
新闻来源链接:http://www.news.cn/local/2021-10/14/c_1127956470.htm
科技日报:科研仪器开放担心损坏?浙江首创“共享保”打消顾虑
(洪恒飞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10月12日,浙江理工大学和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大型科研仪器保险合同,首单113台科研仪器投保。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段文斐现场表示,作为首个“吃螃蟹”的创新载体,浙理工此次签约,为 “共享保”这一创新举措的推广提供了“过河石”。

“早在2006年,由浙江省科技厅牵头,在省内建设了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2019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启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大型科研仪器运行使用情况。” 段文斐介绍,截至目前,该共享平台已集聚了800余个创新载体的3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13000余台,提供社会服务9万余次。
段文斐表示,很多创新载体担心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难以定责、担责、追责,致使“共享成了摆设,平台留在网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让这些平台上的仪器设备更好地“动起来”“活起来”,是亟待科技管理人员破解的难题。
为减少高频共享伴随着的仪器易损坏的潜在隐患,解决各管理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在浙江省科技厅指导下,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联合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全国首款保障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保险产品“共享保”,探索“政府+ 平台+ 保险”的创新服务模式。

签约仪式现场 洪恒飞 摄
“‘共享保’投保大型科研仪器的选择标准是需要入网至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中,单台仪器价值大于30万元,安装物联网传感器且运行状况较好。” 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介绍,首批投保的113台设备保费近10万元。保险期间,这些大型科研仪器因开放共享使用中意外事故、突发性、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的损失,最高赔偿额可达8万元。
“使用‘共享保’为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开展增信兜底,还需结合各个创新载体的实际情况做很多努力和尝试。”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科技厅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指办”等创新服务,发挥“共享保”等金融工具赋能,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利用率,为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供源头活水。
新闻来源链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10/12/content_1225044.shtml
中国新闻网:国内首单“共享保”签署 为大型科研仪器上保险

签约仪式现场 陈盼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12日电(黄龄亿)12日,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保”签约仪式暨开放共享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现场,浙江理工大学为113台共计价值8794万元的大型科研仪器投保,这也是国内首单“共享保”的签署。
“共享保”是在浙江省科技厅指导下,由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为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联合太平科技保险进行“政府+平台+保险”的服务模式创新,从而打造的全国首款保障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保险产品。
据介绍,该产品旨在降低科研仪器在开展开放共享工作中的发生损毁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打消各创新载体的顾虑,让科技资源共享的“一江春水”真正为创新浙江注入动力,也开创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与科技保险合作的先河。
首批投保的是浙江理工大学的113台大型科研仪器,保费近10万元。这批大型科研仪器的选择标准是:入网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单台仪器价值大于30万元,安装物联网传感器且运行状况较好。投保对象分为80万以上和80万以下两类,保费分别为1000元/台/年和800元/台/年,最高保额8万元。保险期间,这些大型科研仪器因开放共享使用中意外事故,及突发性、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的损失,最高赔偿额8万元。
“此次保险合同的签订,是浙江理工大学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校企联手,借助保险杠杆作用,加强大型科研仪器的管理,提升该校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率,引导科研仪器所有人积极参与开放共享工作,为创造良好的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提供风险保障,减轻仪器设备维修负担搭建坚实的风险屏障。”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理工大学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载体,为推动这一创新举措提供了‘过河石’。但各个创新载体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要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成熟模式,还需要我们做很多努力和尝试。”
据悉,下一步,浙江省科技厅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指办”等创新服务,发挥“共享保”等金融工具赋能,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利用率,为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供源头活水,为服务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提供丰厚土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完)
新闻来源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584741.shtml
浙江在线:浙江上线全国首款科研仪器设备保险产品
浙江理工大学113台大型科研仪器用上“共享保”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吉 通讯员 陈盼)10月12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与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享保”,为113台总价值8794万、已安装物联网传感器且运行状况良好的大型科研仪器投保。
“共享保”保险产品是在浙江省科技厅指导下,由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联合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全国首款科研仪器设备保险产品。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共享保”保险不是一款普通的商业化产品,而是在综合考量了设备日常使用频率、故障发生频率、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后,创新性地引入金融创新活水开发的一款专属产品。该产品旨在降低科研仪器在开展开放共享工作中的发生损毁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打消各创新载体的顾虑,让科技资源共享的“一江春水”真正为创新浙江注入澎湃动力。
今天签约投保的首批设备是浙江理工大学的113台大型科研仪器,保费近10万元。这批大型科研仪器已入网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单台仪器价值大于30万元,安装物联网传感器且运行状况较好。保额分为80万以上和80万以下两档,保费分别为1000元/台/年和800元/台/年。保险期间,这些大型科研仪器因开放共享使用中意外事故、突发性、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的损失,部分维修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承担,最高保额达到8万元。
“参与‘共享保’是浙江理工大学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文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希望通过校企联手,借助保险杠杆作用,加强大型科研仪器的管理,提升该校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率,引导科研仪器所有人积极参与开放共享工作,为创造良好的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提供风险保障,减轻仪器设备维修负担,搭建坚实的风险屏障,为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指办”等创新服务,发挥“共享保”等金融工具赋能,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利用率,为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供源头活水,为服务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提供丰厚土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新闻来源链接:http://st.zjol.com.cn/kjjsb/202110/t20211012_232088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