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科技网、央广网、中新网、浙江在线报道校长陈文兴参加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

发布时间:2021-09-28 作者与来源:央广网、中新网、浙江在线  浏览次数:

9月22日,中国科技网、央广网、中新网、浙江在线等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长陈文兴参加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

原文如下:

中国科技网: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浙举办

洪恒飞 王虎羽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9月22日,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在浙江宁波举办。来自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领馆、中国驻外使领馆科技官代表,国内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领导、专家约200余人参会。

论坛现场 宁波市科技局供图

作为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的框架活动,本届论坛以“科创青年 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科技助力抗疫防疫”两个主要议题展开研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致辞中指出,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的生力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之间的对接与交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激发双边及多边合作新动能,是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共同意愿。希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持续搭建好青年科技人才论坛交流平台,继续深化青年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创新共同体,积极拓展科技合作领域,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广泛达成务实合作、互惠发展、创新成长的共识,形成更多务实科技创新合作成果。

“中国和塞尔维亚在科教领域的合作始于1957年,双方定期开展双边科学项目竞赛,加深了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塞尔维亚教育、科学和技术发展部助理部长玛琳娜·索科维奇表示,近年来,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生物医学、农业食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有力的成效。

在主旨演讲环节,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副司长李昕,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校长达米尔·博拉斯,波兰科学院院士雅努什·李普科夫斯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等领导嘉宾发表精彩演讲,在交流互动中启发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合作新机遇,探求创新合作新路径。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表示,多年来,浙江省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交往广泛,已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重要平台。浙江省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交流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谋划布局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为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来浙江参与创新研发提供更加积极的条件。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stdaily.com/index/difang/2021-09/22/content_1221206.shtml

央广网: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宁波召开

央广网宁波9月22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张雯雯 通讯员王虎羽)22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宁波召开。

据了解,作为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的框架活动,本届论坛以“科创青年 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科技助力抗疫防疫”两个主要议题展开研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青年是科技创新的未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之间的对接与交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激发双边及多边合作新动能,是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共同意愿。希望通过论坛,持续搭建好青年科技人才论坛交流平台,继续深化青年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创新共同体,积极拓展科技合作领域,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广泛达成务实合作、互惠发展、创新成长的共识,形成更多务实科技创新合作成果。

塞尔维亚教育、科学和技术发展部助理部长玛琳娜·索科维奇博士表示,近年来,两国科研机构扎实推进交流合作,建立了良好的项目合作机制,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双方扩大合作领域创造了机遇、搭建了平台。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和未来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激发两国青年人才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性,持续深化双方科技创新合作,为两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交流环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王立平,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教授戴姆·迪米托夫斯基和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校长德扬·雅克希奇等青年科学家分别作题为《青年担当·共迎挑战·让青春在开放合作中绽放》《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青年才俊,为变蓄力》的主题发言,结合青年科技人才合作共享、科技助力抗疫防疫等议题,畅谈青年科技人才深化合作交流。

据悉,浙江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交流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谋划布局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为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创新研发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宁波将牢牢把握论坛举办的有利契机,认真汲取真知灼见,竭诚提供一流服务,为促进中国-中国东欧国家合作行稳致远贡献更多宁波力量。”宁波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论坛还围绕“发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青年科学家交流的潜力”“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与科技创新助力抗疫防疫”等主题演讲,在交流互动中启发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合作新机遇,探求创新合作新路径。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cnr.cn/mlnb/nbpd/20210922/t20210922_525610281.shtml

中新网: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于宁波举行

中新网宁波9月22日电(记者 李典)22日,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围绕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助力抗疫防疫等,以“线上+线下”方式,搭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当前,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国家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说,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之间的对接与交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意愿。

近年来,在合作科研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6月18日,中国科技部与塞尔维亚教育、科学和技术发展部签署了共同资助开发和研究项目的谅解备忘录。迄今为止,双方已落实谅解备忘录中的12个战略项目,联合研究项目主要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这些项目聘用了一批两国新一代的青年科学家。

塞尔维亚教育、科学和技术发展部助理部长玛琳娜·索科维奇说,希望这次论坛和未来的各项活动能够成功调动塞中青年人的合作交流积极性,为两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科研领域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2019年12月,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先进纤维材料研讨会上,欧洲纺织大学联盟AUTEX主席Mirela Blaga等学者云集杭州,初步建立4所中东欧高校、10多家海内外龙头企业的产学研联盟。

在经贸往来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往日益广泛。如开放大市宁波不断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交流。宁波市市长裘东耀说,宁波积极推进与中东欧国家在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在布达佩斯、宁波等地打造中东欧创新基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在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看来,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科技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需要政府搭建平台,建立双方高校长久交流合作机制,树立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对接合作品牌。

为推动建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交流平台,浙江省副省长卢山表示,浙江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谋划布局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为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来浙江省参与创新研发提供更加积极的条件。

与此同时,黄卫期望,此次论坛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进一步向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等多个领域拓展,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汇聚动力。(完)

新闻来源网址:https://www.sohu.com/a/491410641_123753


浙江在线: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宁波举行

(浙江在线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王虎羽 胡莎莎)浙江在线-宁波频道9月23日讯 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带来前所未有挑战。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9月22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在宁波举办。来自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领馆、中国驻外使领馆科技官代表,国内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领导、专家约2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作为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的框架活动,本届论坛以“科创青年 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等主要议题展开研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的生力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之间的对接与交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激发双边及多边合作新动能,是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共同意愿。多年来,浙江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交往广泛,已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重要平台。举办此次论坛,是浙江省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的一次具体行动。浙江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交流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谋划布局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为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来浙江参与创新研发提供更加积极的条件。

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宁波深度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在贸易往来、科技合作、项目投资、人文交流和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宁波通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积极开展与中东欧国家的引才引智和科技合作,累计开展了30余项国家项目,与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国家科研院所共同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转移中心、中东欧国家引智工作站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等专业合作机构,加强与中东欧国家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互访,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底蕴,为推动中国-中东欧各国间的创新共享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交流环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王立平研究员,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教授戴姆迪米托夫斯基和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校长德扬雅克希奇等青年科学家分别作题为《青年担当共迎挑战让青春在开放合作中绽放》、《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和《青年才俊,为变蓄力》的主题发言,结合青年科技人才合作共享、科技助力抗疫防疫等议题,畅谈青年科技人才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创新共享的美好未来。主旨演讲环节,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副司长李昕,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校长达米尔博拉斯,波兰科学院院士雅努什李普科夫斯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斯洛伐克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卢比察拉齐诺娃教授,斯洛文尼亚创新中心负责人拉多万佩约夫尼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敏等嘉宾围绕“发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青年科学家交流的潜力”等主题作精彩演讲,探求创新合作新路径。

新闻来源:http://nb.zjol.com.cn/202109/t20210923_231316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