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科技金融网、腾讯网报道我校纺织(丝绸)学院戚栋明教授团队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发布时间:2021-07-12 作者与来源:科技金融网、腾讯网  浏览次数:

12月27日,中国新闻网、腾讯新闻报道我校纺织学院用暖心点亮励志精神。

原文如下:

中国新闻网:寒冬有温暖 浙理工纺织(丝绸)学院用暖心点亮励志精神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坚持以“雪中送炭”和“学中送助”并济,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坚持扶智与扶志、送学与送暖相结合,把温暖助力化为共同战疫的“温暖双送”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关注。

该学院院长于斌、党委副书记方平来到困难学子中间,了解同学们在疫情防控之下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于斌向五位新生困难生代表发放了学院精心准备的暖冬大礼包,同时勉励他们要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锻造好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做懂感恩、有本领、能扛责的新时代纺织人。

除了送达暖心的“硬件”支撑,充满暖意的“软件”帮扶上演为一场暖心接力。

此前,学院开展了首期励志精神大讨论,100多件作品用真情实语讲述了纺织人的战疫行动、励志故事和精神内涵。为了让其中获奖同学们获取一份意外的暖心礼物,学院组建了6个“暖心励志团”,聘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十佳大学生、推免研究生等优秀学子结对励志学生,帮助学弟学妹走好励志成才道路。

党委副书记方平携这些同学分头为获奖的学生送去了证书和奖品,并开展现场对接和交流活动。在寝室自学的米清玲同学,对突如其来的学姐颁奖很是意外,对学院的暖心举措颇为感动。

据悉,“双送”活动是纺织(丝绸)学院高质量推进发展性资助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学院坚持贴近时代、贴近需求、贴近实效的工作原则,把发展性资助工作与党建、团建、学科竞赛等模块工作相结合,与学院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相融合,在零差错执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学院有机整合优秀学生资源、优秀教师资源、优秀社会资源,形成“一帮人带动一批人,一件事凝聚一批人,一种精神感染一批人”的工作格局,把励志精神植入学生专业发展、素养提升、全面成才的全过程之中,并探索实施感恩励志服务岗模式,用一种温暖唤醒另一种温暖,真正把“授鱼”变成“授渔”,还涌现出多位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

新闻来源链接:http://www.zj.chinanews.com.cn/jzkzj/2021-12-27/detail-ihauhawv2854719.shtml

腾讯新闻:寒冬有温暖,“双送”暖人心——浙理工纺织(丝绸)学院用暖心点亮励志精神

近日的杭城已是冬风四起,寒意阵阵,寒门学子的学习和生活始终牵挂着许多师生的心,在疫情防控形势趋紧之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坚持以“雪中送炭”和“学中送助”并济,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坚持扶智与扶志、送学与送暖相结合,把温暖助力化为共同战疫的“温暖双送”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关注。

12月17日,学院院长于斌、党委副书记方平来到困难学子中间,了解同学们在疫情防控之下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于斌院长向五位新生困难生代表发放了学院精心准备的暖冬大礼包,同时勉励他们要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锻造好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做懂感恩、有本领、能扛责的新时代纺织人。

除了送达暖心的“硬件”支撑,充满暖意的“软件”帮扶上演为一场暖心接力。此前,学院开展了首期励志精神大讨论,100多件作品用真情实语讲述了纺织人的战疫行动、励志故事和精神内涵。为了让其中获奖同学们获取一份意外的暖心礼物,学院组建了6个“暖心励志团”,聘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十佳大学生、推免研究生等优秀学子结对励志学生,帮助学弟学妹走好励志成才道路。当天,党委副书记方平携该些同学分头为获奖的学生送去了证书和奖品,并开展现场对接和交流活动。一场场意外化成一份份感动,让寒天里的励志成才话题感满溢在寝室、图书馆等各个角落。正在寝室自学的米清玲同学,对突如其来的学姐颁奖很是意外,对学院的暖心举措颇为感动,表示将铭记感恩与责任,用好结对的方式,从优秀的学姐处学习所长,传承好这根“爱心接力棒”。

据悉,“双送”活动是纺织(丝绸)学院高质量推进发展性资助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学院坚持贴近时代、贴近需求、贴近实效的工作原则,把发展性资助工作与党建、团建、学科竞赛等模块工作相结合,与学院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相融合,在零差错执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学院有机整合优秀学生资源、优秀教师资源、优秀社会资源,形成“一帮人带动一批人,一件事凝聚一批人,一种精神感染一批人”的工作格局,把励志精神植入学生专业发展、素养提升、全面成才的全过程之中,并探索实施感恩励志服务岗模式,用一种温暖唤醒另一种温暖,真正把“授鱼”变成“授渔”,涌现出8位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50%以上的困难生凭借努力获得各类奖助,许多还成为学科竞赛中的主要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