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11月5日至7日,“创新引领未来:图书馆的AI时代”培训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会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数据管理与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图书馆学会智慧图书馆建设专业组联合主办,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承办,汇聚了来自全省各类图书馆、研究机构及高校的近120位专家学者与从业者,共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蓝图。会议还特邀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窦天芳、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孙翌、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章晓野莅临指导。

在培训会开幕式上,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顾容,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刘伟,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王世雄分别发表致辞。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郑江平出席开幕式,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翔主持开幕式。

顾容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和代表表示欢迎,并指出,作为知识与信息服务的核心阵地,高校图书馆在AI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期待通过此次培训,能进一步助推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升级,为读者提供更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刘伟强调,要围绕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引领智慧服务发展潮流,共同打造智慧、包容、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公共图书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王世雄对与会领导与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应用正驱动各行各业深刻变革,图书馆应积极升级“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环境,运用AI技术重构服务体系、优化资源供给、促进知识创造、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用户体验。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嘉宾围绕“未来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度交流。研讨内容既有对图书馆发展方向的战略前瞻,也有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前瞻视野与落地实践的有机结合。
聚焦AI实践,共绘智慧图书馆新蓝图
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窦天芳以《未来已来,AI应用进行时》为题,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AI技术应用中的策略布局、推进路径与数据治理实践。

温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吴蛟鹏在《温州智慧城市书房应用建设实践》报告中,分享了“智慧城市书房”在温州的建设经验与成果。

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柏嵩在《每个人的图书馆:AI大模型驱动的知识服务新范式》中,提出以AI大模型为基础构建“每个人的图书馆”,重塑图书馆的服务内核、功能形态与价值定位。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顾容以《AI+知识图谱:高校图书馆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图书馆在育人服务中资源供需不匹配、个性化指导不足等问题。

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徐伟强教授在《数智赋能图书馆业务创新发展:应用与展望》中,深入剖析数智技术在图书馆多业务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明以《智慧赋能,智护文明——AI时代图书馆的知识生态重构》为题,分析AI技术对图书馆知识生态的重塑效应及面临的机遇挑战。

浙江大学图书馆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秘书长金佳丽在《AI驱动的未来图书馆范式重构与创新路径》中,分享浙大在“未来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探索,展现数智技术推动高校数字化改革的实践路径。

复旦大学图书馆数据管理与技术部主任薛崧以《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实践》为题,介绍复旦大学图书馆在面对多源异构数据时的治理策略与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孙翌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报告中介绍如何借助AI技术重塑图书馆管理与运营模式,推动图书馆向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方向迈进。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陈青松主持报告。

闭幕式上,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王世雄作总结发言。他指出,AI与HI深度融合,是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跃升的新路径。他强调,图书馆应始终坚持用户中心、需求导向,在新技术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勇立创新潮头,助力学校发展。他期待与会者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强化战略引领、创新发展路径、勇担时代使命,携手同心,共同促进图书馆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讲习馆与丝绸博物馆,在高密度的学术研讨之余,感受了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