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首期ISW教学技能工作坊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9-05 作者与来源:教师发展中心(本科教学评价与指导中心)  浏览次数:

教育之路,薪火相传;教学之术,精益求精。为赋能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锻造卓越教师,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范式,9月2日至4日,教师发展中心举办首期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教学技能工作坊。这场为期3天高强度、沉浸式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参与•反思•成长”为核心,为学员注入了教学创新的新动能。

ISW作为全球广泛认可的教学技能培训品牌,以“高密度实践、多维度反馈、沉浸式成长”著称,其核心是基于BOPPPS有效教学模型的微格教学演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地。此次引入ISW工作坊,是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一个尝试——既是对“如何让课堂更高效、更有温度”的回应,更是为培养“懂教学、会创新、能引领”的卓越教师队伍搭建的发展平台。

本次工作坊由3位持有ISW国际认证引导员资质的专家团队领衔,专家均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15名参训教师均为各学院推荐的“教学骨干”,涵盖数学、机械、文学、设计等多个学科,多元学科背景的碰撞为工作坊注入了活力。

9月2日上午,工作坊在智慧教室2-S343正式启动。开班仪式上,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楼盛华对参培教师的教学情怀表示肯定,他希望学员潜心研修,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法走,力争学有所成,将所学转化为课堂上的“真功夫”,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培训师胡慧玲生动介绍了ISW“参与、反思、成长”的核心精神以及富有挑战的独特学习模式。

三天的核心日程围绕BOPPPS模型展开,每天设置“理论学习—微格演练—同伴反馈—引导员点评”闭环。学员们需完成3次10分钟的“迷你教学”,演练后需接受同伴和引导员从“教学目标清晰度”“学生参与度”“互动有效性”等维度的书面与口头反馈。从最初的紧张生涩,到后来的从容自信;从“我讲清楚了吗”的单向输出,到“学生学会了吗”的双向对话——三天的淬炼,让15名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技能实现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9月4日下午,工作坊在一场温馨的结业仪式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学员们依次上台领取ISW结业证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成长的骄傲。期待他们回到课堂后,用更创新的方法、更温暖的陪伴,点亮更多学生的成长之路;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教师加入,让“精研教学、追求卓越”成为我校教师共同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