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母校·丝博馆里的时光对话

微风携着初夏的气息,轻轻叩响记忆的门扉。5月12日,制丝75班33位校友及家人重返校园,与母校共赴这场跨越时光的重逢。入校首站,校友们来到了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在馆长葛建纲的讲解下,校友们重温母校的历史,校史馆内珍贵史料与照片,生动展现学校发展,彰显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每到一处,校友们都驻足凝视,不时交流讨论,感慨万千。



参观结束后,在丝博馆前的台阶上,随着相机快门的按下,一张承载着美好回忆的集体照定格了这一珍贵瞬间,横幅与手举牌上的文字,传递着校友们对母校的眷恋与祝福。

校训“厚德致远,博学敦行”是刻在时光琥珀里的箴言,在每个校友的生命长河中静静流淌,校友们来到校训石前进行合影。

绿意染遍校园的角落,校友们感叹着母校的变化,回忆起自己读书时奋斗的时光,来到图书馆前进行合影。

座谈交流·丝跨越50年的重逢
参观结束后,校友们来到尚+大楼,大厅的幻灯片展示了校友们的毕业照,看到年轻的自己,大家激动不已并与年轻的自己合影,恍若看见光阴长河里,两个自己正隔着岁月的涟漪,用同样的目光,望着永不褪色的青春年华。


制丝75班入学五十周年座谈会在尚+大楼301会议室举行,制丝75班班主任郑修兴、33位校友及家人,对外联络办公室(校友办)主任寿萌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仰滢、正处级组织员孙芝凤等参加。会议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魏莉莉主持。
寿萌吉代表学校向校友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学校事业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师生不懈拼搏的成果,与各位校友在社会各界为母校赢得的声誉息息相关。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却可以改变我们每个人的模样,希望大家能尽情享受这场重逢。

仰滢代表学院对各位校友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她详细向大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老校友们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学院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校友们的智慧与心血,期待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这场重逢是校友与母校的双向奔赴,座谈会上,制丝75班以集体名义向学院捐赠了满载感恩的书法作品。学校也为每一位校友制作了承载着青春回忆的学籍纪念卡并由75班的班主任郑修兴进行分发。这份你来我往的牵挂,恰似潮汐与海岸的约定,在时光里循环往复,让温情永不落单。



岁月如歌,师恩难忘,班级代表为班主任献花,此刻手中的花束是解开封印的密钥,当花瓣轻触老师鬓角的霜雪,那些藏在粉笔灰里的谆谆教诲,突然在花香中重新绽放成少年时代的模样。

学院为校友们准备了毕业五十年主题蛋糕来庆祝重聚,刀锋切开的不只是绵密的甜意,更是封存的旧梦。一幕幕温暖了在场所有人,也续写着母校与校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温馨热烈的座谈会上,班级代表们精彩的发言倾诉着对母校、母院的自豪,对老师的感恩,对同窗的情谊,对校园生活的深深怀念,往昔的笑靥与此刻的目光悄然重叠,编织成永不落幕的重逢诗篇。

五十载春秋,归来仍少年。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相聚,不仅是青春的致敬,更是浙理工人“求是笃实”精神的传承。我们相约继续携手前行,依然以赤子之心,共同书写属于“浙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