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深化推进政校地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共谋新质生产力发展——服装学院一行赴桐庐调研

发布时间:2024-03-19 作者与来源:服装学院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3月15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须秋洁,临平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吴亭其、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针织模块负责人陶宁、服装设计与工程系张颖、针织服装实验室尹艳梅等老师赴桐庐横村就针织产业创新发展与提质升级进行调研。

横村针织产业上世纪70年代从小三件(帽子、围巾、手套)开始,从零散个体发展到产业集群,产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曾获“毛衫出口基地”、“中国围巾之乡”等称号,目前企业多达2000多家,产值70多亿元。

桐庐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杜玉玉;县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严伟;横村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主任吴滨;桐庐县科技局科创中心主任赵芬;杭州琪利琪羊绒服饰有限公司、杭州煜凯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春风米兰鸥服饰有限公司、桐庐华艺针织有限公司、桐庐博优思针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负责人参与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杜玉玉首先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在服装行业作出的贡献和成绩,并期望在人才培养、设计研发、品牌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严伟整体介绍了横村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情况,并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进一步深化合作,解决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难题;吴滨详细介绍了横村产业的情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须秋洁就学院科研发展和产业服务情况做了介绍,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学院重点突破急难问题,通过设计驱动品牌提升,人才支撑产业发展,赋能产业提质升级,智库服务绘制地图,协同机制产业共富等举措,校企合作取得的良好经济成效。须秋洁表示,浙江理工大学有制度保障、平台保障和师生保障,可以为地方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陶宁具体介绍了针织系列课程成果,课程秉持产教融合、技道融合等理念,搭建内外联动、资源共享的平台等内容。

双方介绍完毕,企业负责人就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交流,由于地域关系,大部分企业员工年龄偏大,缺乏创新,目前急需解决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问题,并希望对接更多的优秀女装品牌等资源,把桐庐块状经济推销出去,将横村针织企业做大做强。

本次座谈交流为后续合作的具体落实打下基础。良好的政校地企合作,能够实现高校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知识互补,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强劲的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的竞争是技术创新、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的综合竞争,需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