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做好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工作,4月28日,浙江理工大学在行政楼215会议室召开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例会暨一流课程建设专题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尧骏主持。

首先,王尧骏详细分析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情况以及我校“国-省-校”三级一流课程建设现状,并结合多维度数据分析研判了新一轮申报形势,梳理了申报重点和要求。他强调,要有组织地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工作:一是要提前行动,强化内涵。一流课程的谋划和布局要突出学科特色,对标“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充分结合一流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强化课程内涵;二是要校院联动,群策群力。要充分调动好校院资源,实现校院两级联动,加强团队建设、资源配备、组织保障,持续跟踪、主动服务一流课程申报遴选推荐全过程。三是要以点带面,深化改革。要注重一流课程的示范作用,以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大力推进高质量“课程群”建设,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随后,两位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负责人代表现场交流分享了课程建设和申报经验。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丽娴着重介绍了学院依托23年中美合作的课程建设底蕴,从顶层设计、课程孵化、梯队培育、课程实施、资源对接、政策倾斜等多维度全方位开展一流课程的“铸金”培育的举措和成效,为学院层面开展一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思路与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明老师则以《化工原理》线下一流课程为例,结合“一体两翼三进阶四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思路,从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理念、建设创新点、特色提炼等方面分享了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并从课程申报的实操层面详细解读了申报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为下一批申报的老师提供了范本和经验参考。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再学习再领会,对相关工作做深做实的再部署再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将一流课程建设成果落地成为提升我校“三创”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基座。同时,本次会议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动员会,对标竞进、勠力同心,争取在本轮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申报中取得新的突破。
会议还围绕教学建设、浙理时尚周、实践教学、新学年教学安排、教学规范、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本科教学评价与指导中心、各学院(部)教学工作负责人以及教务处全体干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