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举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启动仪式暨首场专题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3-03-28 作者与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3月22日下午,“我在窗口写青春 争做最美小青荷”浙江理工大学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预录用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启动仪式暨首场专题培训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下沙校区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临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同步举办,1200余名师生参加现场活动。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运行团队人事、志愿者主任吴海林,浙江理工大学团委书记祝莺莺,浙江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闫肃,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竞赛综合事务内部事务主管鲁思琦,钱塘击剑俱乐部翁清珠、蔡进亮、梁佩奇出席下沙校区活动,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副指挥长李育刚,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人事、志愿者主任王晓龙,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包新春,浙江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尹小虎,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临理志愿服务学院秘书长李熠煜,临平区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顾若圣出席临平校区活动。各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场馆运行团队人事志愿者副主任、志愿者服务主管、志愿者领队老师、志愿者通用培训师代表、预录用赛会志愿者代表参加活动。下沙校区活动由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海航主持,临平校区活动由服装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贾梨淙主持。

下沙校区活动在杭州亚运会志愿者之歌《等你来》中拉开了序幕,热烈欢快的歌舞点燃了大家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对“两个亚运”的期待。

祝莺莺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年志愿者是其中最活跃、最突出的先锋力量。亚运会志愿者将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形象。我校是提供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的“主力军”,学校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于预录用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站位要高,力求志愿服务有所为。二是培训要严,力求通用培训有所成。三是服务要细,力求学以致用有所获。她嘱托“小青荷”师生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完成培训工作与学习,以实际行动唱响“我在窗口写青春”最强音,让青春风采在志愿服务中绽放,为办出更好、更精彩的盛会贡献青春力量,在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推进“两个先行”中做出青春贡献!

张姗姗代表志愿者通用培训师表态发言,她说,亚运会志愿者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全体培训师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培训质量,以主人翁的姿态传递志愿精神。

张航杰代表预录用赛会志愿者表态发言,他倡议全体志愿者做到明确目标,履行责任;遵纪守规,服从管理;谦虚请教,增进友谊。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认真的态度,认真学习亚运会服务知识。

临平校区活动中,包新春发言。她指出,2022年8月底一把“金钥匙”的交接,标志着临平区与浙江理工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成果落地,临平区首所高等学府扬帆起航,开启了“临理同心·共创未来”的新篇章。其中,临理志愿服务学院由临平区与我校联合共建,是杭州市首个区县级志愿服务学院,也是全国首家地方“政府+高校+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企业”五位一体全融合式学院。今年9月至10月召开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浙江风采的一个重要的窗口。临理志愿服务学院将会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提供专业化的智力支持。

李育刚为志愿者们讲述了他从北京奥运会到雅加达亚运会的心路历程,他期望各位志愿者们以专业、温馨、周到的服务,积极响应争做亚运最美小青荷的号召,既要展示出杭州热诚友善的东道主风范,也要展示出浙理学子青春活力的最佳风貌,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最强音,为办出更好、更精彩的亚运盛会,贡献浙理的青春力量。

姚超代表志愿者通用培训师发出倡议,希望全体培训师和志愿者恪尽职守、开拓创新、以身作则,积极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助力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举办。

陈伟欣代表全体志愿者感谢亚组委和学校的信任、支持和培养,倡议全体“小青荷”们在“两个亚运”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吴海林、王晓龙分别为培训师代表颁发证书。

闫肃、尹小虎分别为浙理小青荷临时团支部授旗。

仪式最后,全体志愿者起立,一同发出“小青荷”的誓言。

仪式结束后,鲁思琦以《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业务知识》、蔡进亮以《击剑项目公益普及》为主题,为下沙校区预录用赛会志愿者带来专题培训讲座。李熠煜以《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顾若圣以《亚运会服务中的消防安全》为主题,为临平校区预录用赛会志愿者带来专题培训讲座。

据悉,本次预录用赛会志愿者通用培训课程包括杭州亚运会及志愿服务概述、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上岗要求及纪律规范、应急事件应对与自我保护、志愿服务通用礼仪、急救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小青荷”们将分时段、分批次,在3月31日前完成通用培训。4月起,将开展对2800余名预录用赛会志愿者的场馆培训、岗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