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研工部党支部带领第二期研究生红色研学实践团成员赴陈望道故居开展沉浸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追溯红色记忆,感受革命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一百多年前,在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小柴屋里,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翻译。这本中文全译本的《共产党宣言》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而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为中国革命实践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一边认真听着陈望道生平故事,一边观看着珍贵的文物字迹,真切品味着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味道。

在义乌分水塘村古朴的会议室,研工部副部长冯飞芸为六名适逢6月政治生日的同学颁发了政治生日卡,并叮嘱红色研学团全体同学要坚定理想信念,常学常新党的历史,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学习生活中时刻牢记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研工部张义玲为师生领学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
在义乌分水塘村山顶,冯飞芸带领全体师生党员在党旗前重温了入党誓词。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研究生潘欣然作为本次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的红色体验官,在陈望道故居的柴房等历史实景中为大家讲解了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

参加本次红色文化活动的师生一致表示,此次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恰逢建党101周年和香港回归25周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很有意义。大家一起在红色文化诞生地实地学习革命经典故事,亲身感受真理的味道和力量,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思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根脉,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努力践行“两个先行”,以青春力量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发出强国有我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