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红色江山代代传,绿水青山共守护”——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学院赴钱塘区前进街道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联合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9 作者与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扎根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钱塘区前进街道联合举办“喜迎二十大,红色档案在我心”的暑期社会实践宣讲活动,面向街道的中小学生和居民开展红色文化和绿色环保主题宣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红信讲习团成员王志娟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史宣传进社区》的主题宣讲中,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引导社区的中小学生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少年。红信讲习团成员叶子怡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主题,从青年的视角讲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她在宣讲中提到,“作为青年,应当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党的要求统一起来;把对自我认知的审视与组织纪律的约束统一起来。”

“精神红”是中华民族的底色,“生态绿”是中华大地的靓妆,在当好红色文化传播者的同时,更要做好红色沃土的建设者。材料学院“强国有我,‘核’你一起”青年大学生实践宣讲团成员黄鑫鑫进行题为《核工业“脊梁”邓稼先》的宣讲。他在宣讲中提到,邓稼先先生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精神值得传颂和铭记,永远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这也是科研人员需要培养的精神。宣讲团成员代俊杰在《“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的主题宣讲中提到,“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活动现场,浙江理工大学宣讲团成员与社区的居民们开展了精彩有趣的互动问答环节。活动最后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活动中,两支宣讲团充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在传统的红色文化宣讲中注入绿色环保新元素,开展独具特色的系列宣讲活动,营造起“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带动广大社区居民知史爱党,赓续红色基因和科学家精神。接下来,两支团队还将继续开展深度合作,联合走进浙理红馆,走进衢州……持续推进“红色江山 绿色生态”理念的宣传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