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研究生心理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高质量发展,纺织(丝绸)学院于10月13日举行了以“健全人格、健步研路、健达未来”为主题的首届研究生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专题研讨会。院长于斌、副院长杜平凡、副院长兼学院青促会会长苏淼、院长助理胡毅、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此次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学工办主任王惠燕主持。

会议伊始,院长于斌致辞,他结合自身参与学院研究生管理的心得和作为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政培育的经验出发,强调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导师要着力营造科研创新的学术氛围,关心研究生在学业成绩、论文发表、评奖评优等情况,调节好研究生的情绪状态,真正发挥好导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路上所扮演的“良师益友”的角色,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术”,并希望研究生导师调解好自身的工作压力,寻求科学的心理疏导方式珍爱自身、关爱学生,共同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工办主任王惠燕解读了学院专门制定的《“十个一”学院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学院实际,系统梳理了“十个一”实施方案中的“一人一档”“一周一访”“一月一评”“一季一报”和“一期一述”的具体内容。
之后,学院教授代表进行研究生心理育人的经验分享,其中,江文斌教授认为作为导师要关注当前社会对于优秀研究生的需求,了解研究生在求学、未来毕业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成长成才过程中所滋生的烦恼与困惑,掌握好研究生管理的“度”。胡毅教授分析了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所在,他建议各位导师首先要做好换位思考,努力走进学生内心的处境来调整自身指导培育学生的方法模式,其次要预防为主,在平时的学术交流中积极关注学生动态,要放下身段与学生身心放松地去沟通引导。
研讨会上,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浦晓黎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关爱心灵·温暖同行——研究生心理健康支持》。她从自身进行研究生心理咨询的例子出发,讲解了当下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相处模式中所存在的几种情况,并就“如何对抗抑郁”她也给研究生导师提供了许多可行的建议,以“了解需求——定期谈话——寻求反馈”的方式,不断健全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活动中,各位研究生导师和青年教师根据研讨会的丰富内容进行分组自由讨论,并就相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议题进行谏言与咨询。
据悉,本次研讨会既是“十个一”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院深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板块之一。对于广大青年教师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业务学习与理论交流的机会。当前,学院把做好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实践“基于‘三全育人’改革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以“三抓三力”为主线,提升研究生思政工作质量,即进一步抓实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队伍,增强全员凝聚力;进一步抓实研究生教育管理载体,增强全过程作用力;进一步抓实研究生思政素养培育,增强全方位协同力”,以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